要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A+A-

2022-02-17 15:11

信息来源:易观分析

  今年疫情仍然持续影响就业形式,同时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整体而言,就业市场用人需求还存在不确定性,部分中小企业扩大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疫情的反复对校园招聘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的现象仍然存在。
  中小微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北京大学日前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在已确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中有73.8%的人去了企业,民营企业占比最大,吸纳了35.2%的毕业生,国有企业排在第二位,为25.0%,三资企业占比为6.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服务指南》提出,小微企业(含社会组织)招用离校2年内的未就业毕业生,可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企业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可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等符合条件人员人数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由财政给予贴息。
  同时,近几年各地在稳就业方面出台了很多积极政策。比如广东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另一方面配合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工作,开拓政策性岗位。同时,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山区计划”“大学生征兵”等基层就业项目,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月11日,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 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通过降低创新创业门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器等创业载体应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提供给高校毕业生。有条件的地方可对高校毕业生到孵化器创业给予租金补贴。
  2022年高校毕业生创业,还能享受到以下政策:一是高校毕业生(含大学生村官和留学回国学生)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万元,由专项资金贴息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创办小微企业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二是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12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三是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易观分析认为,除了通过各级政府发布政策推动和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拓展职业空间技能提升外,企业在选聘毕业生时,也应当探索适应新的用人思维模式。除了有规则还应当有情感有价值观,促使产生情感和文化共鸣,让青年人能认可企业,愿意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