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下半年医药基金投资需谨慎
(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8-07-16)

  今年上半年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上证综指、深成指、创业板指数、中小板指数分别下跌13.90%、15.04%、8.33%和14.26%。而医药生物板块上涨3.11%,成为市场少有飘红板块,截至上周五11只医药基金(主代码口径)今年以来收益达到20%以上。但下半年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震荡加剧,相对其他板块医药板块估值偏高,投资难度也进一步增加。

  此前市场普遍认同的医药板块逻辑主要有几点:一是在市场震荡的大环境下,医药防御属性凸显;二是医药行业数据持续向好;三是医药板块在政策面迎来多项利好。逐个来看,逻辑一仍然成立,上半年的吃药喝酒行情也有其合理之处。逻辑二,就历史数据来看,医药行业一直表现较优:从毛利率变动率来看,2018年对比2016年同期,除石油、煤炭、有色外,增长最快的就是医药行业。逻辑三,医药板块政策面仍然较好,尤其是在创新药方面,政府引导行业转型创新,相关政策陆续落地。

  虽然医药行业仍具配置价值,然而相比于银行等行业,医药行业估值偏高也是事实。从上半年来看,市场仍愿意给“确定性成长”溢价,因此确定性成长仍是关键之一,医药行业虽历史数据较好,但目前医药行业中报业绩尚未完全披露,后续表现如何亦需关注中报数据。此外医药行业表现受到整体市场表现影响,下半年如市场整体较差,医药行业也很难独善其身。

  对于认可医药行业逻辑的投资者仍需格外谨慎,有三个建议:采用定投方式长期投资,近期市场持续在底部震荡,逢低定投是较好的选择;单独投资A股某一行业风险较高,建议分散投资,近期可考虑配置美股等海外资产;优选投资标的。说到优选投资标的,笔者此前提出买基金优于买股票,从今年以来市场表现来看,该观点仍然成立。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下跌13.35%,中证500指数下跌16.74%,而同期的混合基金指数仅下跌5.98%,仓位比例更高的股票型基金指数下跌9.36%。

  医药行业基金定义为以医药行业投资为主要投资策略的权益基金。以主代码口径计算,市场现存医药行业基金50余只,其中近80%为主动型产品。故医药基金也需仔细甄选,从医药行业角度来看,行业内个股表现分化。上半年,恒瑞医药、爱尔眼科等估值达到高位,但仍有很多医药个股估值处在低位。具体到基金优选上,就要重点考察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是否选到优质个股,从实际表现来看,表现最好和表现最差基金经理旗下产品的业绩表现相差近40%。

  在该类基金选择方面,建议首先优选基金管理人,从投资管理能力、团队素质等综合实力考察,选择团队投研实力雄厚,长期业绩稳定的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然后从基金经理层面,关注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如是否有生物医药研究背景,基金经理年限等。另一方面评估基金经理历史投资业绩,关注其管理产品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有怎样的表现。选择长期业绩优秀,在该行业研究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

  此外,在投资方面需要注意,专门投资某一行业的权益类基金普遍风险高于同类其他品种,适合高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配置,加之近期市场波动加剧,在投资方面则更需谨慎。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