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广发基金总经理林传辉:恪守本源 积极拥抱新时代
(上海证券报 2018-02-05)

  2003年,被称作公募基金业的“寒冬”之年。正是在这一年,广发基金呱呱坠地。经过14年的发展,广发基金已初步成为一家产品完备、具备多元投资能力和多资产配置能力的资产管理公司,在规模和业务结构上都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绩,跻身行业领先梯队。

  从公司筹建开始,林传辉就一路陪伴着广发基金的成长。14年的总经理生涯,也让林传辉成为整个公募行业中罕有的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经理之一。

  在中国公募基金业即将迎来20周年之际,上海证券报独家专访了林传辉,倾听他对公募基金行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

  “新时代的大背景赋予各行各业更丰富的发展内涵。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之一和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应积极投身这一伟大时代。”林传辉表示。

  在他看来,基金公司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基金行业成立20年来,在资产管理规模、投资能力建设、信托文化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因此,基金公司要自觉地把自身发展放到时代大局之中,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这意味着,基金公司首先要主动防控风险,通过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运作、加大合规风控体系建设等,管控好个体风险和行业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其次,要推动资金脱虚向实,杜绝监管套利等经营行为,积极促进直接融资功能的提升,支持实体企业降杠杆、降成本。最后,要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支持建设制造强国等国家发展战略。

  基金公司的第二个任务是,在服务居民理财、助力养老金资产保值增值方面要有新作为。随着人们投资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多元化,基金行业需要不断优化供给体系,在过往积累的股票、债券投资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投资领域和业务前沿。基金公司应把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专业的投资管理,切实帮助客户获得长期稳健收益。

  基金公司的第三个任务是,在参与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养老金投资经验,进一步提高养老金投资管理能力,并积极投身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设发展,以专业能力助力全社会养老金资产的保值增值。

  基金公司的第四个任务是,在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引领资管行业发展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公募基金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简单地追求规模的增长,弱化了资管能力的锻造和提升。比如,基金公司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的占比逐渐下降,未能充分体现资源配置、价值投资的买方力量。

  林传辉认为,伴随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持续推进和资产管理行业回归本源,基金公司要把握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将发展理念由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变为追求高质量发展,将20年积累的主动管理经验发扬光大,切实发挥机构投资者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功能,为国家的强盛作出更大的贡献。

  切实解决资管需求矛盾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财富不断积累,人们对投资理财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林传辉表示。这些新特点包括:一是投资者对投资品类的需求更加多元,从早期的以股票投资为主,发展到余额理财、境外投资、另类投资等多样化理财需求。二是投资的个性化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随着客户主体的多元化,不同投资者具有不同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三是对长期稳健收益有更高要求,除了获得单一资产的回报,还希望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服务,获取养老、教育等各类场景下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然而,与客户的需求相比,国内资产管理行业还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林传辉举例称,资管行业的短板目前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一是资管机构的投资能力仍主要集中在股票、债券、货币方面,海外投资、商品、REITs等另类投资亟待发展。二是产品类型的多元化不足,同质化较为严重。三是资产配置业务发展历史较短,相应的投资能力还需进一步锤炼。四是产品净值波动性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客户的理财体验。

  基于上述矛盾,林传辉认为,基金行业迫切需要丰富投资供给,通过积极有效的资产配置,满足人们日益增长、日趋多元的财富管理需求。

  具体而言,有四大方向值得探索。一是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扩大业务边界,丰富底层资产,着力开发海外投资及另类投资产品。二是加强产品的工具属性,严格契约,明晰风格。三是在量化策略、对冲策略日臻成熟的背景下,增强绝对收益获取能力。四是发展FOF、MOM等配置型产品,在降低组合波动的同时为投资者获取稳健的长期回报。

  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近年来,金融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

  林传辉表示,基金公司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肩负着公众投资者重托,承载着服务大众理财、优化资源配置等重大使命,应从四大方面入手,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首先,降低投资杠杆,缓释金融风险。具体而言,一方面从产品设计入手,限制发展杠杆型基金产品;另一方面,从基金投资入手,根据自身风控能力,合理下移投资组合的杠杆率,减少收益波动,加大流动性风险的管控。

  其次,回归本源,增强为实体经济“供血”的能力。资金在金融体系的自我循环扭曲了资金定价,推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同时也拉长了资金链条,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因此,基金行业要积极回归主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当前基金业应弱化对规模排名的关注,减少某一时点银行与货币基金之间的大额资金腾挪。当然,加大权益类投资也是基金公司一大任务。以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遵循产业发展逻辑,将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此外,在助力上市公司成长、践行社会责任(ESG)投资等方面,公募基金同样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三,杜绝套利的行为模式,回归资产管理本源。前几年大资管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分业监管模式下各类机构开展业务的标准和规则各异,由此催生出层层嵌套的制度套利模式。未来,基金行业要将经营重心回归资产管理本源,切实做好为大众理财的本职工作。

  最后,公募基金要通过子公司丰富业务内涵,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比如,顺应国家住房政策导向,探索REITs业务,积极开展其他资产证券化业务,盘活存量资产,加大股权投资等,这些都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

  创新要务实求真

  林传辉认为,创新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金行业的创新应紧扣新时代背景。“创新要能够切实解决需求,其中包括解决居民理财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林传辉说,在服务居民理财方面,公募基金既要以产品创新优化供给,满足投资者多元的理财需求,也要以服务模式创新弥补行业的投顾短板,通过FOF、MOM、智能投顾等方式提供资产配置服务,解决投资者“选基难、择时难”等问题,提升客户的盈利体验。

  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他认为,公募基金既要创设新的投资工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改革等,也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投资理念,构建ESG投资体系以支持绿色发展。

  林传辉强调,创新要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对比美国等成熟市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运行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成熟和应用,金融科技正在成为提升投资、运营、服务效率和风险防范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有望引领行业的创新方向。”他说。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页  第1页  共2页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