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2018广东金融高新区资本市场发展大会在佛山南海千灯湖畔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共享资本市场前沿信息,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等多位资本市场大咖齐聚一堂,论道最新的资本发展形势,谋划助力新经济发展,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资讯和观点盛宴。
大咖畅谈政策市场前沿
今年以来,IPO审核政策、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等都是资本市场的热议话题,更是监管层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的前沿阵地。就在昨天,来自三大交易所的一线专家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权威阐释和解读,释放出一系列重磅信号。
上交所专家:IPO审核严监管常态化
上交所专家用“严监管下的常态化”来形容当前的IPO审核政策。他表示,IPO堰塞湖在2017年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后,拟上市企业排队时间已经大大缩短,上市的审核发行工作正式进入常态化。他同时强调,“常态化”的前提是“严监管”,这加大了中介机构的责任和对企业自身经营的要求。
如何适应监管趋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这是广大上市后备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专家现场支招称,“一是真实可靠的业绩,踏实把自身经营做大做强是硬道理;二是全面重点的规范,尤其要正确处理好惯例和规矩的关系,不能让行业习惯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三是主动诚实的披露,做到公开透明,经得起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检查。”
深交所专家:境内资本市场支持创新企业上市
深交所专家以“多层次资本市场最新发展及政策动态”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他介绍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以深交所为例,逐步建立起了以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为分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分别成为了“市场化蓝筹、细分行业龙头和创业创新公司”的聚集地。
“在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分别达到74%和91%,研发强度数据分别为2.78%和4.77%,”他指出,“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公司计划在深交所上市,如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新能源、中国领先的医疗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迈瑞医疗等。”
专家还表示说,“境内资本市场支持创新企业上市,今年3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8]21号),明确了创新企业试点的范围、标准、发行条件和审核机制等。5月4日,证监会就《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相关准备工作正在积极稳妥推进中。广东省有一些符合要求的创新企业,如果想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好处,可以争取把握这次机遇。
港交所钟创新:新规允许未能通过主板
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4月30日,香港交易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条文正式生效。其中,“允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为寻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资及国际公司设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等重大修改内容在两岸资本市场都引发巨大反响。业内认为这是继H股后,香港资本市场25年来最大的改革。
在会上,来自港交所市场发展科的上市发行服务高级副总裁钟创新为大家介绍了“企业赴港上市之路”,并就港交所新规的相关内容做了权威解读。例如,针对“允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相关内容,他解释说,“这个行业有非常强的特殊性,前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所以我们可以允许不盈利的情况。”
钟创新介绍说,“4月30日新规生效后,港交所开始接受上市申请和首次公开招股前正式查询,预计首批公司将在6月或7月根据新制度上市。”他强调,“企业在香港上市只需要符合上市规则的最低标准即可,目前新三板企业还可以用‘新三板+H股’的模式赴港申请上市,无需先退市后上市。”
钟创新表示,香港拥有高透明度的披露为本审批制度,高效透明的审批流程,上市企业无需排队。“以2017年的数据为例,企业从提交申请到上市委员会裁决,超过一半的企业在120日以内就完成,仅有1成企业花费时间超过180天”。他还强调,港交所接受申请和拒绝申请的比例为310:8,否决率在个位数。
“香港资本市场凭借高效透明的上市审批制度和可预期的时间表吸引了多家内地新经济企业赴港股上市,2016年美图公司登陆港股,2017年迎来了阅文集团、众安保险和药明生物等多家内地新经济企业港股上市,”钟创新强调说,港股对新经济企业给出了较高的估值,助力企业实现整体市值最大化。例如,母公司药明康德集团在美国退市后分拆子公司药明生物赴港上市,当前港股市值已经是美股退市前的三倍之多。
专家点赞灯湖资本活水
会上,八方来客云集于千灯湖畔,共享前沿信息,论道资本市场,期间纷纷对佛山和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发展由衷点赞。
广东证监局巡视员冯玉华表示,佛山是广东民营经济与制造业实力最雄厚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重镇。一直以来佛山高度重视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近年在推动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实施市场化并购重组、发展区域股权市场和私募股权机构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指出,拥抱新经济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大势,支持新经济是上交所的重要任务,而发展新经济广东具有突出优势。一是广东具有发达的实体经济基础;二是广东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三是广东特别是佛山上市公司规模领先。上交所将加大力度为广东新经济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强调,广东和佛山是资本市场的先行者和领头羊,深交所将为广东的企业做到贴心的本地化服务。
广州证券副总裁凌富华指出,广州证券深耕珠三角,背靠大湾区。2017年就在广东金融高新区设立分公司,聚拢优秀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助力高新区发展。
坐落于佛山南海的广东金融高新区为何能吸引如此大咖云集和广泛赞誉?广东金融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回答,“金融高新区拥有雄厚的金融服务产业基础以及独特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会吸引诸多资本市场‘大咖’与我们的企业和机构分享资本市场大量‘干货’,甚至是独家‘猛料’。”
其实,今日的风云际会,缘起于去年。在2017年举办的首届广东金融高新区资本市场大会上,三大证券交易所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与广东金融高新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美丽的千灯湖引来了充沛不绝的“资本活水”。
根据协议,广东金融高新区将借助上交所、深交所、香港交易所与全国股转系统的平台,加强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培育,支持和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高新区企业在上交所、深交所发行上市、发行债券;支持和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高新区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支持和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高新区企业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
一年来,各方联系密切,合作成效显著。金融高新区所在的南海区目前已基本建立涵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截至2018年4月底,南海区共有上市公司18家,新三板企业41家(其中创新层1家),其他场外挂牌企业达到208家。庞大的上市“后备方阵”逐渐浮现,拥有上市后备企业168家,其中重点类上市后备企业58家,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100多家;涉足多层资本市场的企业1100多家。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已有注册挂牌企业3760家,其中注册企业2912家,主板挂牌企业138家,科技板企业208家,华侨板企业502家,涵盖广州、佛山、中山、肇庆、江门、清远、韶关、阳江、云浮等地市,经交易中心培育后转板新三板或准备转新三板企业共46家,累计实现融资额超948亿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精神,以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据表示,站在新的十年征程起点,今年金融高新区还将积极申请纳入“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力争将金融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平台,以进一步提升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产业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