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权重股拉升,三大指数悉数上涨。自9月18日以来,沪指在当日创下近期低点的2644点,在权重股和蓝筹股的带动下,市场展开了反弹之路,上证指数累计上涨5.85%,深证成指累计上涨5.27%,而上证50累计上涨7.62%。权重股的拉升与2016年1月27日创下的2638点后两年的市场拉升类似,彼时上证50一直涨,价值投资进入视野。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本次反弹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有待观察,上证50指数涨幅偏大,带动市场情绪回升,市场可能正在酝酿中级反弹,出现轮动式上涨。
市场反弹梦回2638点
26日,市场再度反弹,上证指数上涨0.92%,报收2806.81点,指数站上2800点;深证成指上涨0.80%,报收8420.54点;创业板指数上涨1.06%,报收1420.75点;上证50指数上涨1.37%,涨幅超过大盘。市场放量明显,上证指数成交额达到1451亿元,深证成指成交额达到1653亿元。
从盘面上来看,26日行业方面大部分上涨,大消费板块活跃,食品饮料大涨超过3%。石油石化、农林牧渔、医疗行业涨幅居前,权重金融板块表现抢眼,银行类指数上涨2.38%,而计算机、建筑、地产涨幅相对靠后,电力及公用事业小幅收跌。题材热点方面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
个股上涨数多于下跌数,26日正常交易的个股有1870只上涨,1343只下跌,其中涨停股数达到39只,跌停个股数为8只,涨停个股数比上一交易日增加14只,跌停个股数比上一交易日减少3只,市场人气有所回升。
而权重金融板块和食品饮料板块的拉升可能会让不少投资者想到2016年市场创下2638点后的价值投资岁月,包括银行股和消费白马的拉升让价值投资者尝到甜头,价值投资渐入人心,而持有中小创个股的投资者则眼望着指数上涨,自己持有的股票跑不赢指数甚至大幅落后大盘。
对于这轮反弹的逻辑,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第一,市场情绪指标已经接近历史低位,利空已经被市场充分反映;第二,近期政策持续微调提振市场情绪,并且改革预期也在升温;第三,A股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外资流入A股速度加快。
荀玉根表示,这轮阶段性反弹的性质类似7月,均是政策微变带动情绪修复,近期反弹源于否极泰来的情绪变化,目前反弹的趋势和逻辑都没问题,结构上以消费和银行为主。
对比两大低点
回顾一下沪指2638点和2644点两大低点,我们能发现什么?
2016年1月27日,上证指数创下2638点的低点,之后,市场开启持续两年的反弹,直到2018年1月29日沪指创下3587点的高点。而2644点的下跌始于年初,在1月29日创下3587点的高点之后,市场开始了震荡下跌之路,直到9月18日创下2644点的低点后展开反弹。
首先,看2638点之后的反弹,在2016年1月27日到2018年1月29日近两年的时间里,沪市累计上涨28.12%。从行业的区间涨幅来看,据choice数据统计,在那两年的时间里,食品饮料、家用电器、银行、建筑材料、钢铁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29.32%、100.61%、76.17%、64.46%、53.27%。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行业涨幅翻倍,其余三个行业大幅跑赢沪指。有表现优异的同样有表现不理想的,15个行业跑输沪指,其中传媒、计算机、综合、国防军工、纺织服装、电气设备区间下跌,大幅落后于大盘。
而那段时间的反弹让价值投资深入人心,除去新股,可以看到水井坊区间涨幅达到397.67%,贵州茅台区间涨幅达到269.99%,五粮液区间涨幅达到247.38%,格力电器区间上涨199.89%,美的集团区间上涨131.61%。权重股和蓝筹白马的巨大涨幅让人大呼“50一直涨”,纵观那段时间,表现亮眼的代表投资品种,往往属于社会认可度较高、品牌效应明显、股息率比较稳健的上市公司,而在此期间,这类型股票往往属于主力资金中高度控盘的状态,而不少表现良好的上市公司,更是属于主力筹码低位锁仓,乃至走上中长期独立牛市行情的类型。
而今年以来的下跌则始于权重股和白马股的震荡向下,一直到9月18日创下的阶段新低2644点,市场出现了较为连续的反弹,又是上证50,把持着反弹的风向标。从9月18日到9月25日,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建筑材料、建筑装饰、银行涨幅居前,分别上涨7.55%、7.09%、6.67%、6.20%、5.89%。市场投资者又有一种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的感觉,反弹跑不赢指数。
这样的情况会延续吗?安信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反弹行情有望延续,且由于风险偏好、经济预期,资金面预期都有所修复,反弹结构很可能是轮动式普涨。
反弹如何布局
对于底部区域起来的这轮反弹,该如何布局?
川财证券证券分析师邓利君表示,今年以来,市场下跌主要由于外部利空、信用风险等因素压制风险偏好回落,基本面并未明显恶化。企业盈利角度,中小创盈利有所回落,但A股整体盈利增速平稳,ROE水平持续回升。流动性方面,货币政策转松,社融和M2有望回升。从产能周期角度,关注有色、军工、化工和计算机板块。根据行业产能投资、产能建设、产能投放和库存的同比增速来筛选处于产能扩张阶段的行业,有色、国防军工、化工和计算机板块产能处于扩张阶段。
从政策角度,关注基建、5G、芯片、消费升级等投资方向。短期来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基建投资稳定的重要性在近期得以强调,建材、建筑、交运等相关板块值得关注。自主可控关注度提升,叠加政策支持,芯片、5G产业推进有望加速,成为中长期的投资机会。此外,政策关注从需求端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信息消费、休闲服务和新零售相关产业可能受到市场持续关注。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夏表示,总体而言,一方面,2019年开始,伴随着5G建设提速,云计算快速发展、国产化提速,政府支持力度加大、明年开始科技板块内生增长有望迎来三年上行周期,并购下行接近尾声,政策重新开始支持兼并重组,有望开启三年并购上行周期。另一方面,本次提高研发税前扣除比例是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又一次精准政策支持,对于TMT、军工、电气设备等科技类和先进制造类企业利润产生直接的拉动作用,鼓励研发的政策导向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可重点布局研发投入高、行业景气向上的相关领域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