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能集团位于江苏的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已完成试运240小时﹐并在今年10月开始商业化投运。这个项目不仅仅是华能集团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同时也是目前为止是亚洲最大海上风电项目(以单个项目的装机容量计算)。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的风场由50个4.0兆瓦的风机和20个5.0兆瓦的风机组成,是中国首个大规模使用5.0兆瓦风机的海上风场,跟现在IV类地区和中国海上风电项目更多地使用较大装机量风机的趋势一致。
对此,工银国际研究团队认为:与陆上风电项目比较,海上风电项目的风资源较为稳定,电价也较高(潮间带每度电人民币0.75元,近海地区为0.85元),但由于系统平衡成本较高,海上项目每瓦资本开支较地面电站高(每瓦人民币1.5-1.9元,是陆上项目约2倍),同时设备维护成本仍存在变量。因此,即使我们计算的陆上和海上项目权益内部回报率相若(权益内部收益率约12%),风电商仍偏好陆上项目多于海上项目,导致十二五期间海上项目发展落后。
然而,我们认为海上风电未来几年的发展速度将逐步加快,尤其在是西部地区限电情况严重和南部地区受制于土地和风资源不足的背景下,风电商可通过加快海上风电发展提高装机量。事实上,除了华能,其他主要风电商也正在积极发展海上风电,例如龙源和大唐新能源分别在建900兆瓦和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预计将于未来几年商业化投运。我们认为这些风电商较同业有先行优势,长远将受益于海上风电市场的逐步扩张。
此外,风电运营商近日也相继公布了9月份的发电数据,华能和龙源当月风力发电量分别增加48%和27%,主要是实惠与1-3类地区风速加快和电网消纳能力增加。根据我们的测算,两家公司在9月底的风电利用小时数已经达到公司分别目标的三分之二,由于4季度一般风速较大,我们相信全年完成/超过目标机会较大。从估值看,龙源和华能目前的一年动态市盈率分别是10倍和7倍,低于历史平均1个标准差,估值处于吸引水平,值得关注。
作者:工银国际研究部
免责声明:本研究报告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分析师撰写,研究报告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分析师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工商银行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报告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版权仅为工商银行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工商银行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