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后疫情时期的领导力大考:不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

A+A-

2020-05-22 17:36

  虽然企业在疫情中哀嚎一片,可真正的冲击往往是默然无声的,丰年与饥荒,总是交替降临,只是有时丰年若持续太久,常常令人忘了还有饥荒。

  关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无需赘言,每个人都有切肤之痛。2月22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全球副总裁朱民先生进行了一场“2020年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在线讲座,盒饭财经已全文转载。朱民认为,与非典相比,影响总人口占比非典才18%,这次是63%;GDP比重,非典时期才影响26%,这是占到74%;零售消费额的比例,非典时期只占25%,这次影响71%。所以它是整个供给面的一个大规模的受到了影响。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新冠疫情的影响区域将大幅超过“非典”。

  2020年本来就是产业分水岭之年,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构成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已然成型,必将引发剧烈的商业地壳运动。人口红利与流量红利出现双衰竭,跑狂飙增长的黄金岁月终结,国际贸易摩擦系数增大,国内消费呈现非连续性增长,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到来了。美剧《美国众神》中的故事将在现实中上演商业版:红极一时如今却堕落的“旧神”们,联合起来去对抗包括由科技组成的美国“新神”。新神的崛起已经挤压了旧神的生存空间,因为神的力量来源于人类的崇拜和信仰,旧神失去信徒便失去神力,沦为常人,有些甚至跌至社会底层。与此同时,感知到威胁的新神们也伸出了魔爪,新旧神之间的大战在所难免。

  疫情将再次削弱了旧神的力量。个体的工作、生活习惯,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契约,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会重构,那些依附于旧世界的神祗会茫然不知所从,可谁又能成为新神?虽然企业在疫情中哀嚎一片,可真正的冲击往往是默然无声的,大规模的陨落与新生将发生在后疫情时代的“长尾效应”中——如果疫情都不能把你倒逼出舒适区,能让你离开的就只有死亡了。

  关于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定义一直含混而多元,但疫情是终极大考,你在疫情中的思考与行动,所体现出的领导力与执行力,界定自己是”企业家“还是”商人“的座标系。

  664年前,朱元璋在徽州问计学士朱升,如何才能问鼎天下,朱升留下了著名的九字三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将其略作变形,可以成为后疫情时期的参照。

  不筑墙

  与冷兵器时代不同,不筑墙,开放才是最好的护城河。

  2020年2月6日,支付宝发布十大社会紧缺疫情服务和开发者“英雄帖”,一周之内,就有超过1200位个人开发者和服务商报名参战,投入开发用户和机构急需的疫情服务相关小程序,群防群控小程序是其中之一。服务涵盖了政务民生类、法律服务、医疗类、公益类、疫中便民生活类、物流配送类、疫中疫后恢复商家经营类等几大刚需场景。服务商开发的小程序模板,经过机构需求方简单配置就上线一款自己的小程序。

  这就是开放的力量,在 VUCA(美军的概念,即volatile(动荡)/uncertain(无常)/complex(复杂)/ambiguou(模糊))的世界里,再强大的孤立堡垒也能够被轻易摧毁。我很认同陈春花老师的理念:今天,连接比拥有更重要,协同比分享更有价值。开放边界、共生成长是领先企业的核心特征。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一次开放始自2011年,360与腾讯2010年爆发著名的3Q大战后,整个中文互联网圈开始了一场集体反思,各大企业纷纷宣布开放平台战略。4月12日,百度应用平台正式全面开放;7月28日,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正式上线;9月19日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商城宣布开放平台战略。作为主角之一的腾讯,2011年上半年连续进行10场诊断会,邀请媒体、互联网、法律、知识产权等各行业72位资深人士开展对腾讯“自由建议与批评”,并把当时的八大平台和数亿活跃用户都向第三方合作伙伴开放,自此每年举办一次“开放大会”。

  当时开放的含义,主要是平台通过种种接口向第三方开放用户关系和用户行为数据,通过用户之间的互动、个性化和精准化传播和推广各种服务和信息。有人评价,3Q大战后整个中文互联网世界都从封闭走向开放,跳过十年站在2020年看,未免夸大了其影响,在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之后,巨头并没有打开藩篱,而是形成了各自的生态帝国,也不乏以开放之名,收割入口之实的动作。当然,对此不应该从道德层面上简单的评价,毕竟适度的垄断更容易实现保证利润的可持续增长。

  疫情重新定义了“开放”,盒马鲜生与云海肴、青年餐厅(北京)等餐饮企业“共享员工”,即满足了盒马自己激增的订单需求,又能帮助餐饮企业消化成本。美团买菜也迅速跟进,与莆田餐厅、鹿港小镇、小南国等餐饮企业达成“共享员工”合作,而沃尔玛、生鲜传奇、京东、苏宁、联想、58同城等很多企业相继推出类似的“共享员工”措施。

  阿里、 腾讯、百度、字节跳动、快手、京东、拼多多等公司这次在疫情期间都有出色的开放表现,没有它们的高效协作,有钱也难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头部企业向来扮演造风者的角色,疫情之后,商业世界会进入开放2.0阶段。

  不仅要对外拆墙,对内也要借机打掉劳资之墙,让企业的空气更湿润。

  一切顺风顺水时,公司内部自然士气高涨,不过遇到挫折,抱怨、不满、担心等种种情绪就会滋生蔓延。2019年年初,曾有一场过关于“996”的大讨论,背景也是因为增长放缓,公司希望提高产出,而员工觉得受到了剥削。疫情对劳资关系的冲击更重,公司会陷入不减薪,不裁员就难以生存的境地,员工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背负着车贷房贷。如果强硬处理,都站在自己一端思考,高筑心墙,则必然是双输,乃至“同归于尽”。

  此刻要与员工坦率的交流意见,创业者都是孤独的,但此刻要和员工分享困境,并练习说出最难开口的话,即有可能薪资减少,而活可能做的更多了。不能只要求员工共度时艰,也要做出补发薪资,或者薪资转化为债权、期权的正式承诺。

  阿里巴巴2003年在非典中崛起,淘宝上线的故事,最近被屡屡提及。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当时阿里比一般公司更有死掉的可能。因为当时阿里有一位女员工被感染,这也是杭州为数不多的公司,全公司500多人在5月份突然要求被隔离。此时阿里平时反复挂在嘴边的价值观,转换为惊人的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服务一天也没有中断,很多客户甚至都不知道它出现了疫情。

  有很多公司,平时文化建设搞得轰轰烈烈,老板与管理者称兄道弟,基层员工也打成一片,可一旦遇到困难就溃不成军,而老板却觉得难以理解,感叹世态炎凉。这种公司文化是“瓷器”,外表漂亮,一碰就碎,真正强大的文化是“磁器”,看起来没那么花哨,但能够聚沙成塔。患难之中才能见人心,疫情恰好可以给组织“挤水”,不必挽留不愿意一起划桨的人。但同时也不能考验人性,只要人心混乱的征兆稍有显现,创业者就应认真反省,如何与员工重建信赖关系。

  信任的基础在重逢,此时需要与员工有更频繁、更高质量互动,哪怕有些动作看起来并不能产生实际效果。

  1914年,探险家沙克尔顿带领27名船员,开始了跋涉3000公里跨越南极洲的远征。远征的轮船命名为“坚忍号”,这个名字源自于他的家训“坚忍之心,征服一切”。但是没想到,他们遭遇了被困冰川、轮船沉没、浮冰破碎、物资不足等一系列厄运,历经近700天极端环境被困,最后依靠沙克尔顿的卓越领导力居然全部生还,创造了人类生存史上的奇迹。

  相对应的是,1913年8月,一支由加拿大探险家菲尔加摩尔·史蒂芬逊率领的探险队乘坐“卡勒克”号探险北极,同样受困于冰川,结果这些探险队员就变成一群自私、散漫的乌合之众,撒谎、欺骗和偷窃成为家常便饭。最终,11名探险队员全部殒命于荒芜的北极地带。

  沙克尔顿与史蒂芬的领导力差别在哪里?前者就是特别善于在危机时刻拆除与员工间隔阂的领导者。当船被冻住,业务停滞时,即使船无法移动,沙克尔顿仍坚持让所有人开展日常工作,包括刷洗甲板和船身、组织和配给物资、训练雪橇犬、防止锚链生锈并时刻观察冰层的变化,他还在浮冰上跳起了华尔兹,以此娱乐大家。当供给发生短缺后,他组织了一次“作弊”的抓阄,让所有的基层船员都抓到了更保暖的羊毛睡袋,所有的领导层则都抓到普通睡袋。

  2月25日,港股上市公司微盟集团发布公告称,SaaS业务数据遭到一名员工“人为破坏”,导致大面积服务集群无法响应,生产环境及数据遭受严重破坏。此事件导致一天时间内,微盟集团市值约蒸发约9.63亿港元。

  事件缘由,是微盟研发中心运维部核心运维人员贺某,2月23日晚18点56分通过个人VPN登入公司内网跳板机,因个人精神、生活等原因对微盟线上生产环境进行了恶意的破坏。

  微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公司称将吸取教训。“对因远程办公而疏忽对员工的精神状态的关注而深表痛惜!”

  这真是史蒂芬团队的现代演绎版,人心最复杂,在与员工沟通上一时偷懒,付出十倍的勤奋也未必能弥补。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何伊凡)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