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上市在即
新一批中证1000ETF将于明日集中发售。据7月18日证监会发布的消息,证监会近日批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展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交易,相关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为7月22日。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的推出具有哪些意义?我们来连线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
将推动理财市场稳健发展
《全球财经连线》:您怎么看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推出的意义?
王红英: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的上市,可以明显提高小盘股的定价效率,同时可以利用相应股指期货和期权的定价方式,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对于未来“专精特新”背景下小盘股的投资组合,以及相应的中证1000ETF产品的净值化管理,将会起到非常稳健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看到,中证1000股指期货期权的上市,与之前大盘股或者中等股票的风险管理,比如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形成一个稳健的衍生品生态圈,可以衍生出非常多的投资组合产品,尤其在资产新规背景下,可以为投资者设计出更多产品,推动整个理财市场稳健地发展。
风险控制非常重要
《全球财经连线》:中证期指1000上市交易后,应防范哪些风险?
王红英:中证1000期指上市之后,由于其对应的小盘股的风格,市场的波动率会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市场投资中,风险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要观测中证1000成分股的变动情况,比如市场的市盈率情况,以及各公司财务经营情况。在此背景下,建议投资者比较谨慎地介入。
短期波动率的增加,并不影响中证以前成分股,包括相应期指未来中长期的发展的前景,尤其在“专精特新”背景下,中证1000成分股代表了中国转型经济的新材料、智能工业、信息技术、快消品等未来极具发展空间的新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讲,中证1000期指的上市对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会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
意大利政局持续动荡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1日,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再次前往总统府递交辞呈,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要求德拉吉留任。7月14日,德拉吉在内阁会议上宣布将辞职,但随后马塔雷拉拒绝接受他的辞呈,并要求通过议会投票来确定政府是否拥有多数支持。德拉吉20日赢得参议院信任投票,但执政联盟中的主要成员未参加参议院信任投票。
有关意大利政局的情况,我们来听取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欧洲学会意大利研究分会秘书长孙彦红的解读。
德拉吉失去继续执政的政治基础
《全球财经连线》:您如何看待当前意大利政局的情况?
孙彦红:德拉吉政府于2021年2月政府危机后上台,是一届技术大联合政府。成立后一年内,德拉吉政府运转高效,在防疫和经济复苏上均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绩。但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政府内拥有最多议会席位的党派五星运动,对政府持续向乌克兰运送武器持反对意见,该党最后因此而分裂,并由此引发留在该党的议员对德拉吉政府的援助法案态度颇为强硬,在参议院投票时选择弃权,此举令德拉吉认为本届政府失去了大团结政府的基础,因此提出辞职。
此外,本次政府危机的另一个原因是下届大选临近,各主要党派均跃跃欲试,想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在选民面前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主张,不愿意继续服从德拉吉的领导。目前看,随着联盟党、意大利力量党对待德拉吉政府的态度也发生变化,德拉吉确实没有继续执政的政治基础了。
将对意大利和欧洲经济产生多重冲击
《全球财经连线》:德拉吉曾在欧债危机严重的危急关头出任欧洲央行行长,并维护了欧元的稳定,此番请辞正好发生在欧元区面临紧要关头的时刻,将对意大利和欧元区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孙彦红:此番德拉吉请辞后,总统再任命一位替代德拉吉的技术官僚担任总理、重新组阁的选择余地不大,因此很可能会宣布解散议会、提前大选,应该会在10月,这将对意大利和欧洲经济产生多重冲击。
意大利方面,首先,意大利政府通常于9月至10月确定下一年预算,提交欧盟委员会审批。即便德拉吉政府作为看守政府,留任至下届政府产生,但议会解散了,大选后产生的新政府未必很顺利,将会延误敲定预算的时间,这将是个大问题,会导致很多政策因为资金不到位而延迟落实。
其次,意大利是欧盟疫情暴发后出台的复苏与韧性基金的最大受益国,目前已收到预付款和第一笔款项,并且于2022年6月底向欧盟申请了第二笔款项。德拉吉请辞后,新政府对待改革与投资计划的态度不明朗,欧盟必然会重新评估意大利履行改革与投资计划的能力,很可能会延迟第二笔资金的发放,而这无疑不利于意大利经济的发展。
欧盟和欧元区方面,当前意大利的两个极右翼政党,意大利兄弟党和联盟党,再加上中左的意大利力量党,合计支持率明显高于中左阵营,而且中左阵营并不团结,这就使得下届大选产生一个具有疑欧倾向政府的可能性较大,这对于欧洲经济一体化是不利的。
此外意大利是欧元区重债国,当前其政府债务占GDP之比在150%以上,德拉吉请辞会引发市场对该国是否能继续推进改革与投资计划、提振经济的担忧,也会对意大利政府的偿债能力产生质疑,因此该国政府债务容易成为金融机构炒作的目标,实际上今天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已经大幅提升。考虑到意大利的经济规模,其经济前景不明朗,债务市场不稳,必然会拖累欧洲经济。今天欧央行将开会讨论加息事宜,如何在加息的同时应对意大利债务市场带来的风险,也会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
欧洲央行11年来首次加息
当地时间7月21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存款便利利率分别提升50个基点至0.5%、0.75%、0%,这也是欧洲央行11年来首次加息。欧央行此次利率决议释放了哪些信号?欧元区经济前景又如何?我们来连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
50个基点仍难控制通胀
《全球财经连线》:如何解读此次欧央行的利率决议?能否缓解欧元区高通胀问题?
刘英:欧央行加息50个基点在意料之中,当然不是在所有人的意料当中。这是因为6月份欧元区的CPI高达8.6%,而欧央行的目标就是为了控制通胀。较大幅度的加息也是为了应对美联储大幅度的快速加息,美联储今年3月份以来分别加息了25个基点、50个基点和75个基点,就在上周,加拿大央行也加息了100个基点,韩国和新西兰等国都加息了50个基点,欧央行大幅度加息也是为了欧元的稳定。由于美联储不断加息,而欧央行按兵不动,此前欧元兑美元跌至平价,也达到了20年来的低位。
欧央行11年来首次大幅度加息50个基点是为了控制高企的通胀,但是加息50个基点也不能控制目前高企的通胀水平。原因是欧洲的通胀不只来自长达8年左右负利率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除了货币超发因素之外,还来自长达3年的新冠疫情反复所带来的供给冲击,以及供应链的断链等问题。当然也来自身处俄乌冲突的地缘政治风险,更来自欧美对俄罗斯的能源禁运、出口管制和金融制裁等,制裁带来的反噬和反制裁推升了欧洲粮食和能源价格。而疫情在反复,俄乌冲突难以短期停止,更为关键的是,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会停止,反而会变本加厉,俄罗斯方面的反制裁也在提升。由此,尽管欧央行大幅加息50个基点,仍难控制目前欧洲奔腾、高企的通胀水平。
欧元区经济前景堪忧
《全球财经连线》:怎么看待接下来欧元区经济的前景?
刘英:欧元区在欧央行大幅加息50个基点的背景下,经济前景堪忧,我认为会面临低增长、高通胀、高债务的经济前景。
欧元区经济是以消费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欧央行大幅加息50个基点,以及随后在9月份,及随后的月份里持续的、较大幅度的加息,利率不断地抬升,将直接抑制消费,利率抬升也会抑制投资,叠加通胀各项成本的上升,进一步抑制企业投资,而欧元兑美元可能的升值会进一步抑制出口,欧洲的火车头德国已经出现了30多年来首次贸易逆差。从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净出口都掉头向下的趋势来看,欧元区经济将进入低增长,甚至萎缩的状态。
与此同时,高通胀在疫情反复、地缘冲突不止、制裁和反制裁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供给冲击、供应链产业链的断链等因素,将推动通胀持续的高位运行,推升通胀的因素不解决,欧元区的高通胀就很难控制。
更为难受的是,欧债危机可能会相伴而行。伴随欧央行持续快速的大幅度加息,欧洲的利率会不断上升,欧元区利率上升的同时,各国的债务风险会进一步加剧。目前欧元区已有12个国家的政府债务率超过了60%的警戒线,希腊和意大利的政府债务率更是超过了150%,而当年作为救助欧债危机“三驾马车”之一的欧央行行长、现任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已经两次辞职,但意大利总统驳回了,因此要预防意大利、希腊等国再度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潭。欧元区如果不能够有效应对,甚至会出现碎片化的风险,欧元区本身就面临着分散的财政和统一的货币这个根本的结构性问题。实际上无论美国还是欧洲,都没有从根本上走出2007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所以随后我们看到了美国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上一轮的扭曲操作。欧央行采取的是负利率政策来应对低增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的问题,所以我们对欧元区未来的经济前景是有担忧的。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施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