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博物馆散行记之河北博物院

A+A-

2019-10-11 10:45

  一个萎靡的夏天后,收拾余烬,制定Project M(M计划)重新出发,开始勤奋地扫荡各大博物馆。但自从大阪惊魂过山车后便走了背运,暑期后各大博物馆似乎商量好了似的集体休整,不是赏吃闭门羹,就是重要展品外借。勉力做到匕鬯不惊,修炼“佛系养成记”。

  河北博物院

  第一站选择河北博物院的原因很简单,早在Project M制定之前便已念念不忘,又是中原燕赵之地,历史厚重,还有《国家宝藏》(第二季)作背书。京冀之地,离得也近,高铁一个多小时便到了。高铁站有公交始发直达博物院,沿途观景,毫无熟悉的感觉,仿佛从未来过。

  河北博物院占地颇广,镜头无法完全容纳,门口开阔地被辟为市民广场,儿追女逐,白鸽翻飞。径直取票进去,目不斜视地直奔主题——“大汉绝唱——满城汉墓”而去,它也以两件无价的“金缕玉衣”作为迎接。展柜周遭,观者络绎不绝。这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夫人窦绾的玉柙,正是它们的出土将古籍史书中的记载变成了眼见为实的实物。这位刘胜便是刘备口中时时炫耀的先祖——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之兄,与刘备隔着好几个世纪。满城汉墓难能可贵地逃过盗掘,出土文物众多且精美,名列“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这两件玉柙并不在《国家宝藏》的推荐之列。乘着人少,抓拍几张照片后径直前去寻找传说中的“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这件国宝最早是位博物馆达人给安利的,《国家宝藏》的播出进一步提升了它的知名度。见面激动地一通狂拍后才发现,眼前的宫灯竟是一件复制品,失望之余听讲解员说藏品被借到国博去了。为了追寻她的足迹,后来又专门跑了一次国博,但展览已经结束,终于还是与之擦身而过。

  不过,最遗憾的还是没能见到古中山国的“十五连盏铜灯”。余似乎对这种连枝带叶的树状艺术情有独钟,当初在三星堆看到青铜神树时便是心荡神摇。这件外借的展品干脆连复制品都没有,只放了张打印粗糙的图片了事。一同被借的还有《国家宝藏》推荐的另一件国宝——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以及满城汉墓的错金博山炉、错金鸟篆文铜壶,和中山国的诸多青铜重器。

  博物院到是不吝展出了多款北朝壁画,highlight的是北齐高洋墓壁画。但壁画损毁严重,画面多是漫漶不清。决定做个有心的观者,在展出的摹本中找到与原迹相对应的部分,一窥这个短命帝国的癫狂骄奢。

  这个北齐可谓是由禽兽集团建立的王朝,其开国皇帝高洋(不是开疆拓土,而是子承父业的那种)更是暴君的集大成者。这个丧心病狂的篡朝皇帝在金銮殿上备下一锅、一锯,整日以杀人为乐,不仅是宫女、宦官、嫔妃,就连宰相、皇亲、贵胄也一样沦为他的刀下鬼,最后把他取而代之的北魏元姓皇族也给一锅端了。最令人发指的是,就连婴儿也被抛向空中成为士兵高空穿刺的牺牲品。至于《陆贞传奇》里深情款款的高湛,其狂暴荒淫并不亚于他的哥哥高洋,再加上高湛的儿子高纬,活生生将北朝变成了兽性的他们才应堕入的阿鼻地狱。

  北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这段大分裂时代的一个缩影。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将期盼的目光转向佛教,在鸣沙山(敦煌)、武周山(云冈)、龙门山(龙门)、麦积山……上虔诚地开窟凿佛,热烈地期望在命如草芥的黑暗现世后能寻来来世的幸福。

  “魏晋南北朝,中国仿佛渡着一条历史的黑河,一切的价值和意义都被玩弄、践踏、嘲笑。三四百年间,却在那玩弄生命、践踏道德、嘲弄理想的黑暗滓秽中升起了这澄明如泪的生命的发愿。是黑暗中的忍辱,是在即使最昏暗的时日中,依然相信着,这么点滴微细的泪光,可以安慰和鼓舞苦难中的生灵”,蒋勋如此写道。曲阳石雕由此走向繁盛。

  曲阳石雕实在是个意外的惊喜,其技艺从西汉至明清一直传承有序,满城汉墓出土的人俑便出自曲阳匠人的手笔。而五代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墓可谓是曲阳石雕的登峰造极之作。馆藏的《彩绘石散乐浮雕》入选《国家宝藏》,这也是此行唯一见着的《国家宝藏》入选之作。另一同尺度的《彩绘石侍奉浮雕》同样精妙绝伦,令人倾倒。其他诸如北齐释迦牟尼说法像、五代与唐代胁侍菩萨、奉侍浮雕等佛教造像个个都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博物馆随处可见一种兽首衔环的门环,刘胜、窦绾夫妇的棺椁上便有许多类似的装饰,以为那便是这些棺椁装饰的变体。这种造型有个专属的名称——铺首。其实这种门环的正主真身——战国“透雕龙凤纹铜铺首”藏在三层一个冷僻的角落(《慷慨悲歌——燕赵故事》),同样贵为镇馆之宝,但相比玉柙周遭的人头攒动,可谓是备受冷落。但真正站在文物跟前,观者便会立刻被这个高74.5厘米、重21.5公斤的巨大燕国宫门构件所震撼。铺首正中C位的饕餮宽眉巨目、锋牙上卷,兽额上的凤鸟昂首瞪目、展翅欲飞,凤鸟爪上的两条长蛇蜿蜒游弋、双首相对,铜环两侧双龙盘旋攀沿、虎视下方。整个器物通身雕刻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结构紧凑、紧张生动,为中国目前所见最大的铜铺首。

  河北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定窑的故乡,传世名瓷荟萃。但河北不只有定窑,在它之前是来自盛唐的邢窑,另外还有创立了独特黑白美学的磁州窑。位列十大镇馆之宝的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元青花——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自“大卫对瓶”确定了元青花的存在后,产自这个王朝的青花瓷便成为收藏界竞相追逐的珍宝。与它粗犷的同类相比,这件开光镂雕的青花罐显得过于精致华美,以至于我可能把它当成了一件普通的明清青花而错过。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胡建桥)

  注:本信息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