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6日,统计局公布二季度和6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在全球经济一片哀嚎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其中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3.2%,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当然社会零售数据低于预期,但是也不差。
在这样的经济数据面前,资本市场的反应相当奇怪。这应该是对股市利好、债市利空的数据,但是恰恰相反,7月16日,股市大跌、债市大涨。
上证综指跌破3300点,全天收跌超过110点,跌幅超3%。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债券市场开始反弹。
实际上,这一效应7月15日就开始了,15日债券收益全天下行,200205从3.54%左右下行到3.48%左右,200203从3.4%左右下行到3.3%左右。
从市场上看,股市下跌对债券形成支撑,至于调整MPA参数,我觉得更像是宽信用的措施,很难说是对债券市场利好。
今天早上开盘,五年和十年收益小幅小行1-2BP。
对于今天的市场,我觉得可能会有较大调整,主要考虑的原因有两点:
1、今天的经济数据应该会超预期,在债市整体偏空的气氛下收益上行的概率更大;
2、股市进一步大幅走低的概率不大。
事实上,这两个判断都出现了问题。
经济数据确实超预期,但是债券市场进行了二次解读,那就是利空落地变利好,而且股市也在进一步调整。
利率债收益快速下行,五年国开200203最低到3.26%,十年期200205最低到3.46%,各期货国债期货均大幅走高。
至少从今天的债市盘面来看,市场认为之前的超调应该开始修正,即使是经济数据回暖,市场开始认识到,即使是经济回暖,目前的债券收益率还是太高了。
那么可以认为利率债市场转向了吗?
这很难说,我也没有答案。
从今天货币市场来看,7天DR007保持在2.2%左右波动较小,但是隔夜DR001最近波动幅度非常大,很难说DR001的中枢在什么位置,以及决定DR001的力量是啥。
而且7月16日资金明显紧了,资金利率和存单的发行利率大幅走高。
今天资本市场最重磅的事,莫过于中芯国际的上市。
作为科创板的今年最大的IPO,中芯国际A股+H股市值之和一度接近万亿。如此大规模的体量,势必对资本市场形成冲击,但是中芯国际的上市,是不是本轮股市牛熊转换的分界点,还不好说。
毕竟2007年中石油上市、2015年南北车合并都是当年牛熊转换的标志性事件,历史会不会重复还很难说。
如果今天资本市场另外一个事件,就是医药消费行业的明星股暴跌,特别是之前风光无限的白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和五粮液跌幅均超过8%,个别股票跌停。
本年度最大的科技股上市,与医药消费股的大跌,可能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资本市场的方向,就是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优胜劣汰,筛选出符合中国科技行业发展方向的上市公司。
中国的资本市场,要培育的是未来的明星科技公司。纳斯达克指数的强大,就在于FAANG这五家科技公司的强大。以中国强大的消费市场和上网人群,完全可以培育出更伟大的科技公司。
通过这次疫情,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也是少数几个经济没有重大创伤的国家。
6月的进出口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尽管对欧盟、美国的出口在减少,但是出口总量是增加的,这说明中国制造开拓了更大更多的市场。
二季度GDP数据足够说明,中国经济韧性依旧。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黄玉娥)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