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中,互联网金融迎来快速发展。支付、理财、信贷等诸多传统金融产品结合云存储、大数据、地理定位等移动互联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e租宝”事件引发了强烈的连锁反应,网络诈骗持续上升,风险事件开始大面积暴露。由于监管滞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互联网行业的放任自流。到了2016年,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安全网络空间上。应如何应对网络空间进化带来的金融风险与营销机遇?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一次影响经济底层规则的工业4.0革命
移动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行为相连,线上与线下相连。近年来使用PC机上网的人数不断下降,而使用移动设备触网人数则逐年上升。发明互联网的人可能都没有想到:互联网会等同于移动互联网。而移动互联的一些特性在互联网设计之初便确定:
1、提升效率:通过互联网的沟通比面对面沟通更有效。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处理工作、生活、旅游、餐饮、出行等日常活动,大大的提升了行动效率。伴随虚拟现实的不断融合,VR科技产业将有新的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强的既视感、更真实的交互体验。
2、开放:互联网之父拉里·罗伯茨认为,互联网如果不对外开放并收费,万维网将只是众多封闭网络中的一个。网络中加入的个体越多,移动互联的张力越大。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台智能手机,必然造价昂贵且无任何网络交互意义。不断有人使用智能手机加入网络,能产生的内容、信息、数据将成倍增加。可复制品的制造成本会随着科技进步下降,网络经济价值却成几何倍增长。农村地区的加入成为扩展网络的重要节点。
3、信息爆炸:移动时代不能忽视自媒体、IP泛娱乐、KOL意见领袖的价值。现在,微博平台一天之中发布的信息量就能超过《纽约时报》60年来的信息总和。互联网空间带来一个全新的规则:物以多为贵!传统经济学认为需求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但在互联网时代,需求越多,可复制产品的造价就越低,个性化定制延伸到线上、线下众多领域。
4、分享经济:互联网之父认为:“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分布式网络。因为如果你建立一个中心节点,把所有机器连起来,那么中心节点总是会出问题,会过载并崩溃。因为流量过大,支持不了。”这条规则很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未来生活,当线上技术与线下场景结合越加紧密时,分享型经济将以无法阻挡的发展势头融入生活。滴滴打车、功夫熊、广发金钥匙都是很好的案例。分布式运算让网络下的每个神经元都发挥作用,任何人都可以贡献出自己的过剩资源给他人使用。
二、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影响企业营销推广策略。
1、通过场景嵌入提升大众生活效率是极佳的营销策略。
嵌入式营销基于优秀的市场判断能力和用户产品体验,将产品融入用户生活,可以迅速培养公司的种子用户,从而使企业拥有更多跨界的能力。比如微信,从社交到支付,再到微商,不断延伸。未来,随着智能化进程加快,会出现更多的传感器来连接物体。全新的科技手段将使网络与线下日常结合得更紧密,生活、投资、制造、农牧等领域都会在一个智慧的系统中运行。
2、免费是抢占用户“注意力”的有效营销策略。
免费不再是梦想,更是一种策略来吸引用户入场,间接获得培养用户习惯的机会,企业就可以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和VIP服务进行收费。
近期,五大银行联合宣布移动端的汇款免费,可以将网银客户导入手机银行。客户通过移动端随时随地进行支付、理财、信贷、购汇、贵金属、基金等交易,获得更高收益的同时,拥有更好体验。移动金融有门槛降低、碎片交易、实时管理、最新资讯等新特点,同时配套网络购物、银医挂号等增值服务也能有效地黏住客户。
3、社会化营销是化腐朽为神奇的营销策略
从小米到UBER,再到最近刷爆朋友圈的NMD运动鞋,这些经典的社会化营销案例都在互联网营销的红海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四两拨千斤的病毒式传播能让无数人为之疯狂。寻找用户的甜点、痛点,不断勾引放大。这些无须烧钱的成功案例,都是由0到1的创新。
4、极致分享的“小而美”获客未来成为主流营销策略。
IP真的有那么值钱吗?PAPI酱估值达到三亿并不是空穴来风。一部《男性生存法则第四弹》20分钟内阅读量破10万,瞬间刷爆多个视频平台。IP是个体强大时代的产物,未来的金融也不仅仅是客户的专属服务,更可以成为小而美的个性化智能定制。人们对于个性化内容的需求会不断增加,现在生产内容的成本在不断降低,有一部手机随时可以上传分享,IP在用特色吸引客户:在银行网点经常会发现客户喜欢去找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客户经理购买理财产品。互联网模式下的金融IP“红人”同样会帮助到传统银行转型,有效吸引客户,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责权到人的开展营销,比如工商银行的“丁丁创e”,初现网红推广模式,系统内外人气宣传,营销传统银行触不到的客户。
三、空间快速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1、物联智能时代何时到来?
面对经济转型的历史考验,智慧城市、去库存、供给侧改革、”互联网+”、“一带一路”等理念真正离不开解决方案。智能化的运行都要建立在物联网的基础上,但物联网实际上还有没有开始,拿酸奶打比方,即使目前最先进的生产模式,出厂后通过经销门店进行出售,依然会出现区域性剩余或者不足。物联网是让每一个物体都链接在一张网络中,产生的信息、轨迹和数据实时进行交互,有多少需求生产多少不同种类的酸奶,形成智能化的平衡。同样的道理也能够被运用到农业、政府、商业等领域。但目前,传感器并未大量生产和应用,且使用标准、入网方式和安全管理都处于空白。
2、互联网营销手段绝不能逾越安全与道德。
粗放经营是经济上行时期金融行业自上而下的普遍问题。控制办法滞后于问题发生,社会化营销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同样,互联网风险事件席卷每一个角落,攻击威胁每一个人的安全。将诈骗信息埋藏在手机短信里,号码可以通过伪基站改变。猎网平台发布《2015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与2014年相比,网络诈骗的举报数量增长了7.96%,人均损失增长了146.67%,将近2014年的1.5倍。通过移动网络盗取客户数据,诈骗隐蔽性更高。
3、“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后IP能力将放大。
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融合,科技进步推动新的生活方式,丰富的网络内容使网民的注意力成为有限资源,“大而全”逐渐将不能满足客户极致化体验需求。“小而美”顺应了关注度有限的趋势。使IP有了新的玩法,通过特色服务和族群粉丝经营为金融机构更低成本获客,透明的绿色服务模式能够更好的将个性营销和团队管理落到实处,提供更多金融创新服务模式。
“阿尔法狗”以4:1战胜了李世石,证明了分布式网络的巨大能量,网络并联是为了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这样的能力。技术虽然会持续发展,但无论是从管理学还是经济学的角度,人的职能始终不会被机器替代。不论在任何时期,创新都显得十分重要,核心还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协同发展理念,习惯、空间、共享、绿色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持续影响着发展。移动金融、移动商务、分享经济等互联网技术下的新业态,核心是为人服务。
听过这样一句话:未来越落后的东西将会越先进。笔者思考人类作为三维生物很难打破“时间”维度的控制。认知中的事物都需要遵循“因果关系”即发生事件的先后,风险也无时无刻都存在,正如《野子》歌词所唱“怎么大风越狠,我的心越荡!”,风险不会阻挡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的融合赋予我们更多的能力,引领一代又一代人探索全新的空间规则和安全治理。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高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