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在后台留言,和我交流了下他的看法。朋友倒是直接爽快,我自然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和这位朋友仔细的聊了一段时间,还蛮开心。
交流完毕,不得不说,不在市场亲身做业务,远不知道人心的险恶。
想起之前和另外一位朋友聊天,说起来满腔愤懑,意思是撮项目不容易,好不容易找到资金方和项目源,却都不是一手的,万幸是交易做成功了,结果左等消息右等消息,就是没有消息,后面才从其他人嘴里得知,传说中的费用已经被瓜分完了,没他什么事,毛也没拿到,白干了。
只当是这些事已经很不人道了,却没想到有更残酷血腥罪恶的事。
大家只知道结构化是自发自买,融资加硬杠杆,趁机找冤大头卖出,属于偷摸非市场化发行。对于这种债,大家是敬而远之,总想揪出来,总觉得发行人主体资质不行,本来成本该是11%,结果票面利率8%,被中介挣了3%,收益又不够,风险也大,就纷纷吐槽,喊打,想揪出来刮死。
朋友就说,现在这种结构化城投较多,发行人目标单纯,借点钱用用而已,毕竟三公子说过了,都有政府开始找寺庙借钱,的确是很不容易。因为是城投公司,到期还本意愿十足,很多之所以做结构化,还是因为对比下成本比融资租赁和非标信托还是要低。说的没错,虽然成本已经高上天了,但就是还比这群非标低。从这个角度,干融资租赁的那群人,应该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了。
虽然这种中介挣了不少钱,好歹给城投公司借来了钱,乖乖的,偷摸的,安全的,结束了。
但是,市场上就有这么一群犯罪嫌疑人,和相关机构公然勾结,大肆屠戮不明就理的懵懵发行人,公然消化历史违约债。1亿的违约债,大模大样通过侵占10个劣后发行人10%的本金损失来弥补。
大家都知道干结构化,稳定的资金是最重要的,关键时刻抗住了,你就是真投行,关键时刻没抗住,债拍卖了,你就是伪投行。哪天资金掮客很容易很爽快的同意给你配稳定的资金,那你就要小心了。
首先一部分不负责任的机构会半推半就同意配资搞优先级,装模做样一番,要求配资设立产品要求单券比例不超过5-10%;
二是不负责任的机构会要求管理人帮他解决一定比例的违约券或接近违约的债,因为他们本来是勾结在一块的,管理人肯定是同意的,或者管理人自己本身就自己偷摸瞄着劣后安全线往里面高价塞违约债或者撮产品利润出去,当然这些个骚操作傻白甜的发行人是不知道的,还当自己的劣后级很安全;
三是管理人侵占产品的利益,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多个资金池买来卖去,老产品到期新产品设立,利益输送来输送去,三下五除二直到把劣后的份额价值折腾干净了;
四是披露持仓时,可以把违约债比例控制在披露信息披露不出来的量和比例以下,让你以为产品持仓的都是看见的前五大债券,好质量,其实第6到第100全特么是违约债,至于估值嘛,搞成成本估值就行了,净价还刷刷刷涨,发行人看了心里喜,哎嘛呀,这劣后涨的,都快把我成本拉低成中石油了,还做梦呢;
五是等债券到期了,发行人老实的兑付了自己的债券,想要拿回自己的劣后份额时,发现劣后净值两三天内嗖的到了0附近,劣后就光光了,这时候再嚷嚷看交易流水和估值表,里面一水儿的华阳,中城建,华信债...
一箩筐违约债!
一群犯罪嫌疑人!
总有一款合适你!
之前老觉得是发行人在收割投资者,这还有江湖大佬在收割发行人!
发行人,你还搞不搞优先劣后多券结构化?
我有便宜稳定的资金优先呐!
致发行人:
一定要要求每天看估值表!
一定要经常看交易记录!
听说好多城投公司遭了道了,只是债券还没到期而已!
水太深了!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李田)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