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上市公司或者发债企业的财务造假中,作为审计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把关不严没有尽到“守门人”职责的案例比比皆是。
近日,监管部门的一份处罚决定也透露了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工作中的不负责任以及风控的缺失。比如,这家名为福建广联会计师事务所的机构,检查组发现,在该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陈某去世后的半年内,这家会计师事务所仍以他的名义出具了各类审计报告共计805份。
这样一起金融领域“恐怖”事件的背后,暴露的是审计机构责任心缺失,未勤勉尽责的违法违规行为。因为这些违法行为,福建广联会计师事务所也被福建省财政厅处以暂停执业 6个月的行政处罚。
这一处罚决定书显示,福建省财政厅派出检查组对福建广联会计师事务所 2019年1-6月执业质量进行检查。检查中就发现了诸多问题,第一项就是该事务所原主任会计师陈某于2019年3月7日病逝,2019年3月8日至7月2日期间,福建广联会计师事务所仍以其名义出具各类审计报告共计805份(年度审计报告796份、验资报告5份、专项报告4份)。
检查组对相关注册会计师和部分工作人员询问了有关情况,根据询问笔录:福建广联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报告的各第二签字注册会计师分别负责一块区域的审计业务,完成审计程序后,将审计报告交到该公司办公室,由公司办公室人员负责后续工作,陈某预签大量的签章页存于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直接在完成的审计报告套上签章页。询问中除股东林超雄表示在当时有听说陈某去世,其他第二签字注册会计师均表示当时对陈某去世的事实不清楚,在后期才知晓某去世。各注册会计师均表示在完成自己手头工作后,便将审计报告交给该公司办公室处理,未参与后续程序。
福建省财政厅认为,福建广联会计师事务所疏于对执业质量的控制,未健全并实施合伙人(股 东)、签字注册会计师和其他从业人员在执业质量控制中的权责体系,逐级复核制度流于形式。在主任会计师已经去世,无法担负起会计师事务所主体责任,无法保持对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情况下,未及时变更主任会计师,仍使用原主任会计师陈祥斌的名义,出具了805份审计报告。
此外,检查组还发现,这家会计师事务所存在无审计底稿,底稿不规范等问题。比如,检查组对该公司提供的审计工作底稿档案进行了现场盘点,2019年1-6月出具的970份各类审计报告中,964份有审计工作底稿档案,6份未见审计工作底稿纸质归档档案。
还有在抽样检查中也发现,审计工作底稿管理不规范。27份报告工作底稿档案页面未打码,未编索引号;27份报告工作底稿签名不规范,底稿的编制人及复核人均为电脑打印,均未见手写签名。
还有的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审计证据获取不充分、不恰当。实质性测试程序实施不完整,部分程序未执行等问题。26份年审报告中:1份报告无工作底稿,1份报告未执行实质性程序,其余 24份报告中存在包括实质性测试底稿一般仅编制各科目的审定表或明细表、未按审计准则执行相应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审计底稿中均未列示上期末审定数(或上期审定数)、未进行抽凭测试、 未进行截止性测试、支持性资料获取不足、未按新准则出具审计 报告、审计底稿部分科目只有审定表且无其他审计过程和证据资料、审计底稿审定金额与审计报告后附报表不一致等问题,同时部分科目未执行监盘、函证、观察、检查、询问等程序。
鉴于福建广联会计师事务所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许可和监督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97号)第六十条第一、五、七项的规定。福建省财政厅给予该会计师事务所暂停执业6个月的行政处罚。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李玉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