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信用债融资恢复但分化明显,下半年需警惕尾部城投债风险

A+A-

2021-07-07 11:09

  去年11月,主体评级为AAA级的永城煤电控股集团公司意外违约对信用债市场造成巨大冲击,这一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信用债(由非金融企业发行,包括公司债、企业债、中票、短融、PPN)发行6.3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小幅收缩3%。拉长时间看,今年上半年的信用债发行规模仅次于去年同期,但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分化异常明显。

  “在去年基数效应的影响下,今年上半年信用债发行及净融资规模下降,但整体上回归常态,市场处于‘永煤’事件后的恢复期。”中泰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岳表示。

  展望看,下半年信用债到期规模约4.3万亿,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当前地方融资平台及房地产行业融资持续收紧,相关债券兑付风险仍需引起关注。

  区域分化显现

  去年11月永煤违约后,信用债净融资规模连续两个月为负,但今年已转正。除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5月受五一假期及补年报的季节性因素影响外,上半年其余月份信用债发行量均在1万亿元以上,净融资规模在2000-3500亿元之间。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信用债合计发行6.3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小幅收缩3%;净融资规模约1万亿,相比去年减少约2万亿。回溯历史看,今年上半年信用债发行规模仅次于2020年同期,净融资规模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去年基数较高,同时今年上半年城投企业融资、房企融资趋严,因此信用债发行规模、净融资额有所缩减。”周岳如是表示。

  “永煤违约后,虽然城投信仰还没有完全打破,但已经不再是坚不可摧。北方一些地区如东北、西北等地城投会择优选择;财务状况糟糕且行业为周期性传统行业的发债主体,以观望为主。”华北地区一家基金公司投资经理称。

  这似乎成为了市场机构的主流选择,一级市场上周期性传统行业债券很难发出来。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煤炭、钢铁行业净融资规模-1437亿、-404亿,而去年同期二者的净融资规模在600亿左右。与此同时,上半年城投债几乎贡献了全部信用债增量: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城投债发行规模为2.86万亿,净融资约1万亿。

  “山西恳谈会对煤炭二级市场的提振作用效果显著,但对于恢复煤炭一级市场融资似乎效果一般。”沪上某中型券商信评总监称,“在国企AAA信仰倒掉之后,城投债成为最后的信仰,上半年机构抱团城投非常明显,江浙地区的城投债利差大幅压缩。”

  不过,城投债区域之间也分化明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多数省份城投债净融资为正,其中江苏、浙江超过1000亿,山东、四川、广东、湖南、江西和湖北等省份超过500亿。

  永煤所在的河南区域城投债发行也有所恢复。去年永煤违约后的两个月内,河南区域没有一单国企债发行,随着永煤与投资者达成“兑付一半、展期一半”的协议后河南国企债重新发行,今年上半年河南区域城投债发行规模与到期规模大体相当。

  但天津、云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宁夏六省份净融资为负,其中天津、云南净融资分别为-700亿和-120亿元。“永煤意外违约之后,除了煤炭债之外,天津、云南等地的城投债也被波及。欠发达区域的城投平台,本身政府能调动的金融资源就相对有限。”前述沪上中型券商信评总监称。

  这种分化也显著地反映在信用债发行票面利率上。如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国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体评级为AA+)6月18日发行了一只5年期的私募债,票面利率3.8%。而同期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主体评级为AAA)发行的一单0.16年的超短融,票面利率却高达4.99%。

  警惕尾部风险

  从募集资金用途看,借新还旧是主要用途。剔除掉未披露募集资金用途的部分债券,今年上半年发行的5.65万亿信用债中,共有3.2万亿、1.33万亿分别用于偿还债务本息、债券本息,借新还旧占比达到八成。债券再融资也成为发债主体债务滚续的重要途径。

  另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新增违约发行人共13家,相比2020年同期的19家有所下降,这与监管和地方政府维稳力度较大有关。上半年,山西、云南、陕西等多个省份表态对恶意“逃废债”零容忍、确保公开债券到期兑付。

  “考虑到下半年地方债供给增多,或将对信用债发行产生冲击,对于弱资质地区和景气度较低的行业,仍需防范尾部风险。以煤炭为代表的采掘行业景气度虽高,但仍未传导至融资端,投资机构观望情绪较重。房地产融资政策难以放松,房企融资环境仍较为紧张。”周岳表示。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近期表示,部分领域风险释放压力增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本付息压力增大,债券违约有所增加,企业信用风险上升,中小金融机构资产重组及补充资本金压力仍然很大。值得注意的是,6月10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上也提示了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Wind数据显示,下半年信用债到期规模约4.3万亿,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城投债到期规模为1.65万亿,占比达到四成。

  周岳表示,建议规避多维度指标处在尾部的城投平台,尤其是平台重要性较低、非标融资占比较高的平台。因为边缘化平台在当地的职能定位较低,通常政府支持力度偏小。此外,若平台依赖非标融资,一方面会提高其平均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公开市场认可度一般。一旦非标融资政策收紧,则容易爆发流动性危机。

  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部分省份已连续多月无城投债发行,再融资压力进一步加大。信用分层背景下,在部分现金流紧张、债券到期偿付压力较大的地区,一些弱资质城投平台或地方国企潜在的信用风险可能上升。

  近日,人民银行召开会议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表示,不断加强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银保监会表示,要抓好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刚刚过去的2021年上半年,对于债市而言略为平淡。上半年末,债券市场存量120.72万亿,各类债券共计发行29.39万亿元。其中,国债共发行2.79万亿元,同比增长9%;地方政府债发行量达3.34万亿元,同比下降4%;政策性银行债发行量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8%。

  近日,申万宏源证券固定收益融资总部总经理范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受地产行业“三道红线”、城投“红橙黄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政策影响,加上恒大、华夏幸福、蓝光等房企相继出现风险事件,引发监管关注及市场担忧,2021年上半年,信用债一改往昔强势增长状态,发行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为9.33万亿。

  2021年二季度债市收益率小幅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1BP至3.08%,收益率绝对水平回落到历史1/4分位数。2021年二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

  债券风险方面,wind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新增违约涉及债券发行金额1201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907亿元明显上升。范为认为,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盈利空间下行、融资受限、违约个体明显增多,也是下半年市场比较回避的行业板块。

  对下半年的债市展望,范为表示,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将放缓。2021年一季度,GDP总值达到249,310亿元,同比增长超18%;二季度经济持续增长,恢复情况良好。下半年,在稳增长压力较小的背景下,通过大规模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来促进投资落地的必要性减弱,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速度将会进一步放缓,发行规模预计会少于今年审定的新增限额,以给明年留有空间。

  在他看来,下半年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仍是监管的重点,根据其对金融周期3-4年的经验判断,这种“紧”的状态预计还要持续一年至明年上半年。在此背景下,企业融资仍将处于较紧的状态,城投类企业的信用分化、区域分化将进一步加大。弱资质、区县级企业可能会面临直接融资成本升高、渠道收窄的情况。同时,信用风险将越发呈现区域化,任何单一事件都会引发区域融资负面。为此,各相关企业需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范为比较看好的是“政策红利”产品。他表示,受碳中和政策、乡村振兴政策影响,碳中和相关的产业链、乡村振兴主题相关的债券将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公募Reits试点的不断推进,将建立新的投融资逻辑,未来在融资支持方面将更受益。

  据其介绍,上半年,申万宏源承销债券全口径(公司债、金融债、企业债)规模1,008.52亿元,排名第7,同比上升6位,在所有头部券商中上升最快。证券业协会口径公司债发行规模776.3亿元,排名第7位,同比上升8位;金融债发行规模525.1亿元,券商排名第7位,同比上升3位;企业债发行规模68.7亿元,排名第10位,同比上升5位。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杨志锦)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