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债市大跌后的思考

A+A-

2020-07-10 09:17

  股市大涨,债市重挫。

  国债期货全天跌幅超过1%,五年期国开200208调整幅度超15BP,十年国开活跃券200205、200210调整幅度均超过10BP。

  当然大家的关注点都在股市,我也跟着兴奋了一天(虽然和我没什么关系)。

  债市大跌有多少情绪性的东西很难说,也很难预估,我们试着理一理现在债市最近几个变量,供大家参考:

  1、银行理财的负债端不稳定

  自从资管新规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改造一直牵动债市的神经。之所以大家这么重视,是因为银行理财资金,是信用债和非标的主要配置力量。

  原来的银行理财,以预期收益型产品为主,估值方式是摊余成本法,所以在债券市场发生波动的时候,对银行理财的配置进度影响不大。因为只要保证资产端收益不低于负债端就行,而且预期收益型的产品负债端极其稳定。

  净值化转型以来,特别是2020年5月份以来,由于债券市场发生调整,净值化的银行理财开始出现亏损,这对于以低风险、低收益的银行理财目标客户来说,体验度是非常差的。

  从零售端的数据来看,银行理财的赎回量很大,负债端开始不稳定。

  实际上,这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负反馈。

  债市调整—理财产品亏损—客户赎回—理财产品卖出债券—债市继续调整—理财产品进一步亏损......

  最终,股市的火热给了最后一击。

  而且,从整个债券市场的成交来看,无论是绝对的成交额还是换手率是有明显提升的,交易量的增大,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

  2、货币市场令人捉摸不透

  跨季后,央行在公开市场一直保持净回笼,但是实际上从DR007的利率来看,7月初的4个交易日较6月份是有明显回落的,资金宽松+央行持续净回笼,这是一个让人迷惑的组合。

  在央行的视角看来,之所以在公开市场净回笼,是她认为市场流动性充裕,不需要央行的钱。而且,目前一年期AAA银行存单无论从一级发行利率还是二级交易利率,都远远低于一年期MLF利率,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负债端成本并不高。

  但在市场看来,持续的净回笼仍然显示出央行的鹰派态度,至少在目前看不到态度转鸽的迹象。

  考虑到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抬升是这一波债熊的主因,如果DR007能够持续稳定在1.8%左右,那么对于中短端债券是偏有利的。

  这一波市场有一个较大变化,就是10年-5年的利差的极致演化。二者利差从历史高位快速回落到历史低位,从性价比上说,五年已经较十年更好。

  3、通胀隐忧和经济回暖

  最近猪肉上涨卷土重来,南华工业品指数持续上涨,这使得市场对通缩的一致预期开始出现分化。

  如果通胀的情况开始发酵,那么一定会掣肘货币政策,也会制约债市。

  最近经济的数据也转变很快。从之前的外需趋冷到外需不冷,也就一个月的时间。

  4、宽信用的进程

  今年贷款仍然是社融的主力,考虑到最近信托公司和信托行业的监管政策很多,下半年信托融资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在信托融资回落、债券融资成本上行的情况下,要维持整个社融数据的稳定回升,目前来看,仍然要靠贷款。

  但是贷款能托起社融吗?

  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最近重看霍华德马克斯的《周期》,受益良多。

  投资经理对趋势的判断真的很重要,市场不理智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要学会顺势。

  如果一个泡沫持续了三年,那么第一年离场的人可能会损失后面两年的机会,尽管三年后泡沫破裂显得他看对了,但是却失去了两年的投资机会。

  同理,一个熊市可能会持续三年,第一年进场的人买入成本显然过高,尽管后来证明是底部区域,但是过早抄底也影响整体收益。

  投资真是一个唯心的行业。

  从配置价值的角度看,中长利率债特别是五年我认为已经进入配置区间,但是投资级的信用债,绝对收益率仍然偏低,我认为还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黄玉娥)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