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共享经济的概念及定义浅析

A+A-

2018-08-15 13:48

  作者认为共享经济的广义解读包括了对共享经济各种类型的概括。本文宏观定义共享经济为: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目的,构建高效、公开、透明、有序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市场,突出“网络入口”(弹性)及“用户关注度”(数量)两个微观经济变量,高效连接生产和资源配置、整合及循环的垂直经济形态。

  一、共享经济的概念

  微观定义在学术上关于共享经济的不同术语和不同解析对应了可租赁资源的多种类型和共享经济的多种表现形式,所以,共享经济的分类,一般从共享形式和共享内容两个角度出发。

  (一)共享经济形式:从共享形式出发,可以将共享经济分成三种类型:

  1、第一类是产品服务系统:即将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使用权优先,参与者通过支付费用来获取商品使用权,以此来盘活闲置。代表性案例有闲置房屋租赁平台Airbnb和闲置车辆租赁平台Zipcar。

  2、第二类是资源节约系统:以科技创新开展有限资源进行高效分配,实现资源派生。即出于环保和杜绝过度消费的目的,将旧商品转移到新需求者手上,再循环和再利用旧的商品资源。代表性案例有滴滴打车、二手物品交换平台:“咸鱼”。

  3、第三类是协同生活方式:以需求为导向,快速构建资本市场生产关系,即通过平台,实现生产资料、土地、企业家才能、技能、知识、经验、空间等资源的共享。代表性案例有冲顶大会、共享单车、小任务分包平台。

  这三种类型的共享经济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的概念中存在着交叉共通的地方,它们集中体现了共享经济的广义概念。

  (二)共享经济内容

  共享经济在目前产权形态下是打造需求市场和科技创新为导向的高效率经济,共享经济包括,商品共享、知识共享、服务共享、资金共享和空间共享等。狭义的共享内容可以包括闲置物品、知识经验、项目资金和专业服务等。

  二、共享经济三大特点

  从特点上来看社会在发展到一定时期和环境下,单纯的提升消费和提高可支配收入已经不能拉动经济增长,以科技手段提升有限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提升效用和质量是新时代共享经济发展的三大特点。

  总的来说,共享经济通过科技创新与网络开放带来去中心化的体制机制创新、流程模式创新、供需一体化创新等,促使社会、环境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发展。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高云翔)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