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叶燕斐: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达到12.5万亿 不良率仅0.7%

A+A-

2021-07-15 15:31

  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7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银行业加大了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行业的支持力度。在信贷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客户的碳表现作为授信流程当中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从更长远来看,甚至把碳的定价纳入授信、融资决策、贷款决策的重要参考。

  叶燕斐介绍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余额达到12.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3%,其中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超过70%。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且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近5年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0.7%以下,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的整体不良水平。

  在他看来,绿色信贷环境效益逐步显现,按照绿色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过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7亿吨。

  针对下一步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叶燕斐认为,银行业在以下三方面可以发力:第一方面,要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能源发展,继续支持低碳交通发展,还有一个潜力非常大的领域就是低碳建筑领域。

  第二在创新方面,现在碳排放权市场很快就要开始交易了,碳排放权的价值也逐渐显现,所以碳排放权将来作为一个很有效的抵质押品,可为银行扩大融资提供重要的质押基础。这方面可以探索。

  第三个方面,银行业对接很多客户,在识别和挖掘绿色信贷资产方面还是有很大潜力的。对这些资产提供信贷之后,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卖给更多的金融机构,更好地把绿色信贷资产效益传递下去,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本来投资绿色资产。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李玉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