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商业越繁荣,利润就越少

A+A-

2020-06-28 09:44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商业越繁荣,赚钱就会越难。

  我们先看看互联网究竟是怎么改变传统商业的。

  淘宝的出现让开店不需要实体门面了,所以开店的门槛变低了,人人都可以开店,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会狂欢,网店遍地开花,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大家越来越深刻的发现一个现实,现在普通人去淘宝上开店已经很难赚到钱了,因为:当人人都有生意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人都没有生意做。

  那么,抖音的出现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抖音让表演门槛越来越低,人人都拥有了自己的舞台,人人都可以制作自己的节目,抖音让文艺彻底变得平民化。这必将干掉了传统影视业。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结果,很多明星已经无戏可接,就连一线明星也要靠上综艺节目维持热度和原来的收入。

  和淘宝刚出现的情形是一样的,刚开始大家一定会乐此不彼,热闹非凡,进入全民参与的娱乐氛围里,一起拿着手机嗨。但是到一定阶段,大家也会越来越深刻的发现一个事实:人人都可以出作品的时代,也就意味着作品和创作将越来越廉价,各种模仿行为横行,为了博眼球而各种出位,创作甚至会变的一文不值。

  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去拍,那么谁在看?更何况一个人还可以养好几个号,一个商家可以养一大批号,最后的结果就是作品数量大于眼睛数量,很多内容将无人问津。

  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观众,就是因为创作有门槛,表演有专业度,而当创作绝对无门槛的时候,世界上可能再也没有认真的观众,人人都是的主角,人人都在走马观花,人人都在逢场作戏。

  因此,不要看那些内容每天有不少的的曝光量,但是也就是看起来热闹而已,最后的结果就是:创作者只能赚到辛苦钱了。

  抖音对文艺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淘宝对商业带来冲击的逻辑是一样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永远在不断的重复和轮回。

  我们再来看看美团/饿了吗/大众点评/滴滴等这些平台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之前开一个餐饮店,主要靠自然人流,每家店所处的位置不一样,顾客也不一样,大家各安其位,井水不犯河水。而美团/饿了吗这种平台诞生之后,虽然每家餐饮店的订单都变多了,但是必须不断促销才有订单。最后一算账,利润越来越薄,只能赚到辛苦钱了。

  于是,现在平台和商家的关系是这样的:平台牢牢的卡住各大商家的脖子,永远只给商家一息尚存的空间:当它们看你快要死的时候,就稍微松一点手,让你喘口气,你一旦活的欢快了,就立刻卡紧你,撸你一把,让商家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再以滴滴为例,之前开出租车是需要门槛的,而滴滴诞生之后,让开出租车的门槛大大降低,滴滴运作了几年之后,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无事可做都去开滴滴了,叫车越来越容易,补贴却越来越少,平台的抽成也越来越多。于是在滴滴上开车的司机,也只能赚到辛苦钱了。

  再以当下最流行的直播购物为例,我一个朋友做了一个直播的公司,和很多网红/主播合作卖衣服,虽然这让大家卖东西更加便利了,但是退货也变的更加方便了,他今年好几个亿的营业额,但是因为有大量的退货和库存也要计入成本在内,结果年底一算账,仍然还是亏钱。

  这就是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互联网让人人都有生意可做。然而,当人人都有生意可做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赚到辛苦钱了。

  从商业规律上来讲,每个行业都会有一个红利期,这往往发生在一个行业的初期,处于爆发阶段,当时从业人员较少,社会需求较大,这个阶段的利润率比较高。

  由于利润率较大,就会有很多人插足进来,随着从业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开始趋向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于是利润率就会大幅下降,降到什么时候为止呢?降到接近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为止。

  所谓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就是这个社会上一个人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比如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这个收入水平在6000——10000之间,无论你之前是从事什么暴利行业的,都会被拉到这个水平。

  每个行业都会有一种自动调节机制,让该行业的利润水平回归到折的平均利润。

  比如之前做培训很赚钱,当时通过各地招商/电话销售/搜索引擎等形式获取大量客户,而现在电话销售效果越来越差,招商越来越难,搜索引擎越来越贵,因此获取客户的成本大大提高了,于是利润率大幅下滑,直到回归到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为止。

  之前贴手机膜的,美甲的,开滴滴的,都曾是暴利行业,现在呢?都沦为了普通职业。

  这真的离不开各互联网的功劳,淘宝/美团/滴滴/抖音先后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当然,当一个行业的利润率回归到社会的平均利润率的时候,就不会再降低了,因为从业者的脖子虽然被平台卡牢,但是他们不会卡死你,就只给你留一个可以喘息的空间,让你疲于奔命,却又只能赚到基本的利润率,维持生存。

  《国富论》里说:利润降低不是商业衰退的结果,恰恰相反,这是商业繁荣的必然结果。

  商业繁荣的基本表现,就是未来无论做什么,门槛都会越来越低,未来是人人都可以有产品,人人都可以有作品的时代,这也是社会越来越公平的表现。

  互联网的根本价值,就是让人人皆可参与,也就意味着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充分,而当竞争绝对充分的时候,一切利润都会无限接近于0。

  同样的商品/服务/作品,只要你还有利润存在,一定会有商家卖得比你更便宜;或者一定有平台诞生,上面的东西更优惠!

  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要再指望有暴利空间,每个人最后只能赚到辛苦钱,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未来老板和员工的收入也会被无限接近,一起接近一个社会的平均劳动收入。

  做老板很风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其实这两年日子最难过的就是各种老板,大到上市公司,小到家庭作坊,日子真的都很难熬,为什么呢?

  因为企业的管理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人力成本也不断提高,而商品的利润率却越来越低,即:商品越来越便宜,而人却越来越贵。企业遭遇两头难,两头都在挤压。

  现在很多老板整体忙的团团转,为了找出路整体急得满头大汗,而大部分员工却依然很清闲,朝九晚五的坐着班。究其本质,是绝大部分企业的体制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所以效率缓慢。

  现在不像以前了,之前随便拉拢一帮人就可以揽活赚钱去了,现在作为老板必须极其善于管理,要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赚不到钱。

  那么,未来我们该怎么办呢?

  任正非说过一句话:所有的生意终将死亡,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这句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发人深省!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商业的业态在升级。

  在之前,商业主要靠各种生意人去完成,商业关系主要是人和人的关系,而在未来,人都是依附各种平台而生存,商业关系不再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和平台之间的关系。

  未来每个人都是一个生产者,也是一个需求者,可以在平台上自由对接,每个人最后都是跟平台进行结算。

  因此未来社会上大量游离的,不再是生意人,不再是商人,而是各种价值创造者,也是一个个独立的经济主体。

  中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那么多商人,几乎全民皆商,当然这是特定阶段的产物。

  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未来是个体崛起的时代,个体模式将取代传统的公司化模式。

  当生意人大量消失的时候,各种新个体将纷纷崛起,这些个体包括有文化的农民,有匠心的工人,知识分子,设计师,医生,律师,作家等等,这些人才是中国未来真正的脊梁!

  在之前这些个体都是被商人压抑的,因为他们找不到自己服务的客户,唯有卖身于各种商业组织,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他们都能精准找到自己的客户,尤其是随着区块链的发展,他们创造的价值可以被精准记录并且变现。

  其次,之前的商业价值靠有形的产品承载,未来的商业价值靠无形的产品承载。

  千万不要只迷恋有形的产品了,这个世界早就进入产能过剩阶段了,社会早就不缺这些产品了。

  未来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是精神指导,是学习,是陪伴,是宽慰,是帮助选择,是放松娱乐,是身份属性,等等这些无形的东西。

  而且人类的物质越发达,人类的精神就会越迷茫,越容易对无形的东西如饥似渴,比如精神认同,比如情绪的安慰等等。

  未来很多有形的产品都是不赚钱的,甚至可以是亏本的。但是它们承载的无形的文化属性却越来越值钱。

  举个例子:美容产品的利润越来越小,但是美容的过程的利润越来越高;汽车的利润越来越小,但汽车的后服务利润越来越高;书本的利润越来越小,但是开读书会缺越来越赚钱,等等。

  我们的社会结构将从“物质架构”向“知识架构”转变,未来人们缺的是精神粮食,是知识型产品。

  未来所有的物质产品,要么就是0利润,要么就是免费提供,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按需分配,我们一定能进入这个状态。

  未来无形的产品,利润会不断膨胀。未来社会的商业关系,不再靠有形的产品去链接,而是靠无形的文化去链接。

  对于公司来说,唯有文化,才是未来一个公司的真正核心竞争力。对于个人来说,未来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文化属性的差别。

  文化的高低产生了认知的高低,未来高认知的人将彻底掌控低认知的人。

  因此,未来只有两个产业能挣钱,一个是服务行业,一个是教育行业。

  当你不够强大的时候,你要服务别人,这就是服务业;

  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你要教育别人,这就是教育业。

  在这其中,产品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价值本身。通过文化提升自己的认知,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价值,才是未来一个人的立足之本。

  而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人们的收入差距一定会越来越小。

  大家思考一下,如果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没那么大了?将会发生什么事?

  在之前,我们每遇到一个人,首先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往往是这个人的身价,因为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财富的区别。所以我们一定会不由自主的思考这个问题。

  而一旦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小了,我们思考的问题一定不是这个人有多少钱,而是这个人有什么特征?是什么标签?跟钱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在人和人之间财富差距越来越小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特征差异会越来越大,因为未来每个人身上的标签将更加清晰。比如,唱歌,跳舞,写作,表演,科研,律师,医生等等。

  未来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再是财富的区别,而是价值标签的区别。

  这个社会将越来越公平,中国的好时代也才刚刚开始。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魏满意)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