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嘻嘻,一个近期最好的消息!

A+A-

2020-08-27 14:17

  这几天股市最大的新闻,就是创业板正式开始注册制。

  玩法非常刺激,上市前5天不设涨跌幅,过后每天涨跌幅度是20%。

  第一天就搞出大事了,新股N康泰,最高价308元,后来跳水到115元,最高点买入的朋友,两分钟亏了60%。

  镰刀变身收割机,市场分分钟教你做人。

  只能说股市会越来越不适合散户,没把握的还是好好搞基吧。

  这话题就说到这儿,和大家聊聊最近听到最好的一个消息——高利贷终于要完蛋了!

  简单来说,就是8月20日开始,法律对民间借贷的保护上限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一年期LPR利率的4倍。

  比如当前LPR一年期利率是3.85%,那么民间借贷利率不得高于15.4%(以前的红线是24%)。由于降息是大趋势,这个数以后还会更低。

  说到高利贷这件事,我恨的是咬牙切齿。

  比如这两年P2P疯狂炸雷,有一大半就是野鸡贷的锅,害的不少人家破人亡。我自己也有投P2P暴雷的黑历史。

  我表妹一家,这两年的经历就非常悲惨,表妹是个大美女,有点像刚出道时的赵薇。

  原本工作还挺稳定的,后来跑去创业,开了活动公司。

  这种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款慢。时不时要贷款周转。结果有一次实在转不动了,通过别人介绍向小贷公司借了20万,利息很高。

  屋漏偏逢连夜雨,长期合作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倒闭了没法回款。

  苟延残喘一阵子,公司也经营不下去了,20万欠款一年多变成了百来万。

  贷款公司催收都是非常狠的,比如这种:

  表妹回来后,她妈妈(我表婶)每天以泪洗面,后来还病倒了。

  他们到处向亲戚朋友借钱还债。最终还是把家里的房子卖了抵债。一家子租房子住。

  表妹从此一蹶不振,亲弟弟上大学的学费都捉襟见肘。所以被网贷坑的,未必是可恶的老赖。

  因为市场上小贷公司坑人的方法有上千种。

  有的诱惑小年轻高额分期买包买手机超前消费。

  有的拿小贷“不上征信”为理由,误导别人找他们借款。

  大众点评之类的开屏广告,不小心点一下,就会查了一次征信,引导你借款,真是毫无节操!

  不过随着这个规则落地,市场会越来越规范,这种事儿会越来越少。

  但随之而来的,是借钱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向机构借钱的权利!

  好好珍惜自己的征信,在人生值得的时间点,再去撬动自己的杠杆。比如房贷。

  提醒大家一下,如果想要周转,去银行办信用或者正儿八经申请贷款。

  什么白条、花呗、借呗、微粒贷,能不用就别用了。

  像花呗上征信以后,你街头买一瓶矿泉水,征信上可能都会多一笔借款记录。

  去年开始,互联网再无金融,蚂蚁金服都改名蚂蚁数科了,就别在互联网上借钱了。

  最后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在漫漫人生路上,但凡扯上“金融”的事儿,都是大事!

  无论是选理财、投基金、买股票、买保险,还是办贷款。

  很多人是“小事精明,大事糊涂”。在意一些蝇头小利,比如买保险能不能拿点返佣?能不能少交一年?

  这支基金行长推荐的倍儿有面子、这家银行放款可以少提供点材料,诸如此类……

  完全没get到重点。

  淘宝买衣服还知道货币三家,一到这种大事儿时,反而不对比、不思考、不冷静。

  可以理解大家对不擅长的领域有“畏难情绪”,所以找个“熟人”买买算了,但是这几年被熟人坑慘的,真是一把又一把。

  有的人被坑到前几十年白干了。

  比如我的爱豆,新裤子的彭磊,18年钱赚的钱,P2P全雷了。

  后来就挺卖力的,神马综艺都接,想想又心疼又有点想笑。

  所以大家触及这些领域时,建议花几个小时搜搜知乎,帮助会很大。

  或者,和一些专业、佛系、而又中立的人交朋友,比如我。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杨菁华)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