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信用》之书
从东西方哲学看信用问题如何用技术来解决
面对复杂的商业机构,成就卓著的企业家,更要向简单处看,向高处看,才能洞悉本质,抽取规律。
近年来最流行的企业家自传,莫过于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欧的《原则》,黑石创始人苏世民的《我的经验与教训》,斯坦福校长,硅谷教父约翰·汉尼斯的《要领》,稻盛和夫的《心》。把这四本书横切开来读,可以发现其中的共通之处:原来推动他们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都是一些朴素价值观,如谦逊、勇气、同理心、至善、注重因果关系、追求极致等。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即将再次收获一个全球瞩目的IPO,他还没有要出自传的想法。如果写得话,可能有一个书名特别适合:《信用》,这是所有阿里系公司出发的起点和终点,若非以此为题,这本书很难写102年。
蚂蚁集团在这本书中将占很大篇幅。
随着上市日期临近,这只蚂蚁连足上的绒毛都已放置在显微下。它A股招股书文件长达493页,H股招股书文件长达674页,显示2019年营收超1200亿元;6成营收来自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年活用户超10亿,连接商家数超8000万;过去一年支付交易规模为118万亿元;员工持股平台占股40%。
截至2020年6月30日,仅蚂蚁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合作伙伴超2000家,包括约100家银行、约90家保险合作机构、约170家资管机构,以及24家基金公司。
蚂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数字支付提供商和领先的数字金融平台;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服务平台;是中国最大的线上理财平台;是中国最大的线上保险服务平台,清晰描述它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但是把它放进《信用》这本书里,它又简单的如同单细胞动物。
在上述四本自传中,信用也是重要命题。瑞达里欧特别在意可信度加权,在桥水,每个人观点的可信度都被记录在案并接受系统性评估;苏世民强调:你的诚信必须要毋庸置疑,要始终言而有信,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误导任何人;汉尼斯认为,坚守本色和受人信任是领导力的核心要素;稻盛和夫则将信用提到了利他的宇宙观,如此才能达至“真我”。
蚂蚁对于信用的理解和践行,则有典型的东方哲学特色。它一直坚持两条发展主线:一是信用体系建设,一是持续打造技术平台能力。马云推崇太极文化,这两者就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为因果,相生互变,周圆旋转,中心不变,而外延无时无刻不在运动。
从蚂蚁前身支付宝诞生起,它就面对比其他公司更复杂的各种矛盾,如是否要把筷子伸进银行的碗里?伸多长?到底是金融本位还是科技本位?在效率和风控之间如何平衡?开放和封闭的边界在哪里?
在它所生长出来的环境中,类似命题都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蚂蚁成立5年、支付宝成立15年,就是一部西天取经史,所取得真经就是“信用”,技术是它的金箍棒,“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使命就是它的紧箍咒,时刻提醒它,因何而出发。
从《周易》到《道德经》、《黄帝内经》,阴阳,或者另一种符号“乾坤”,构成了东方哲学的底层逻辑。一部《西游记》,讲的也是太极生阴阳五行,乾坤调和,金丹大道成就的后天返先天之理。
与《西游记》不同的是,它这一路遇到的下凡神仙或下凡神仙的坐骑更多,如果只使蛮力,抡起棒子一通乱打,见神杀神,见佛杀佛,早就倒在了取经的路上。
在此过程中,我们会从它如何以“莫向外求”,化解用户需求与能力边界的矛盾,以“为道日损”,化解复杂流程与极简体验的矛盾,以“事上磨炼”,化解变化开放与稳定严谨的矛盾,来展现它的取经过程。
这也是独特的中国信用社会成长史。
02.萌芽之初
互联网第一次精神污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先扫描2003年10月18日,淘宝首次推出担保交易(支付宝)服务之前,找到这个“一”,看一下它诞生时的信用环境是怎样的?
没有信用,商业社会将不复存在。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名著《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信任这种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之间的关系。
福山的信任观,实质是把信任当成源于人性基础之上的社会资本。他认为人们自发组织社群,并进行各种互惠合作的天性和争取被认可的本性,是形成信任的主要源泉和基础。作为社会资本的信任对于经济、政治及社会各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是决定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极为重要因素。
但是,传统乡土中国的信用链条,近代历经战火、运动,以及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市化冲击下发生断裂, 信任缺失,支付宝诞生前后,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而PC互联网在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再次稀释了信用。
2000年,电信服务商中国移动搞了一次“本土化创新”,推出“移动梦网”,包括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等各种信息服务,达上万种之多。
这些业务由中国移动联合上千家增值服务提供商(SP)推出,双方从信息费中分成。SP业务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提供了过冬的棉袄,也将传统行业野蛮生长的思维引入了互联网。
移动梦网的SP服务商多数成本低廉,分散作战,对他们来说,手机用户的钱袋是敞开的。对用户来说,SP的服务往往突然闯入,就如同附骨之蛆,其中种种骗局难以详述。
SP之后,传统产业销售力量进入互联网,代理制在各种网络产品中生根发芽。代理商不用理解产品,只要有办法把产品卖出去就行,其中不少人连鼠标都没摸过,这是中国互联网遭遇的第一次“精神污染”。
另一道“财富之门”同时打开,那就是流氓软件。周鸿祎曾经自述:“我老周就做过一件荒唐事,就是3721,而且觉醒了。”他创建的3721,插件能在用户打开某些网页时强行安装进电脑,且难以卸载。后来又与许多个人网站合作,推出弹窗广告,有的窗口甚至无法关闭。
从2003年之后,许多小公司学习3721的底层技术,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链条包括共享软件制作者、中间代理商及广告中介,还有软件幕后雇主及插件投放者,是个数十亿之巨的产业。
这就是支付宝产生的背景,互联网已经在解决效率上迈进了一大步,但在解决信用上却退了一小步。即使没有支付宝,随着线上交易需求越来越旺盛,也必定有其他公司尝试解决此痛点,只是时也命也,支付宝扮演了推门人的角色。
03.莫向外求
解决用户需求与能力边界的矛盾
信用离不开价值交换,但当外部环境难以支撑用户需求,能否靠升级自己的能力边界来绕过阻碍?
自明代万历年间,晋商迅速崛起,特别是平遥,更成为晋商中心。随着晋商所开设商铺遍布全国,直接导致了两个方面:一,长途贸易意味着利润回款的周期相较长,这对商誉的要求就越严格;另一方面,异地结算就成了市场主流。但清代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如何保证银两流通中的安全,就成了刚需。
如果寄希望于清廷的国家金融系统或镖局,显然于事无补。精明的晋商大掌柜雷履泰,搞了一次信用创新,他看出专营汇兑是一门大生意。汇和兑之间存在时间差,还可以拿存进来的资金去做放贷生意。在和东家李大全协商后,他带领西裕成全面转型做银两汇兑生意,并以自家纸票作为汇兑凭证,票号自此成为了晚清中国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
150多年后,蚂蚁也遇到类似难题。
2003年5月10日,非典时期,淘宝网诞生于阿里革命圣地杭州湖畔花园。中国信用体系之脆弱,在淘宝上线那一刻充分暴露。“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零售业延续千年的交易模式。
线上交易,卖家怕收不到钱,买家怕收不到货。淘宝线上浏览量很高,却难以下单转化,彼时流行的替代方案是,买方在线上拍下产品,到线下约定时间地点见面,这大概是o2o雏形。
淘宝网后来推出一种基于担保交易的工具,将钱先打入一个由银行托管的第三方账户,淘宝网承担信任中的角色,下单后,买家会先将钱汇到这个代管账户。卖方邮寄出产品,买方检查确认产品后,支付宝将款项转到卖方银行账户。
支付宝与eBay的PayPal的不同,它不在买家和卖家之间提供直接付款,而是建立一个基于代管的支付系统,这并非全新想法,eBay曾经在韩国做过类似尝试,但很快放弃。而马云坚定认为它经过改造会改变中国的信用体系。
现任支付宝事业群总裁的倪行军(花名苗人凤)曾感叹,“支付宝完全为了信用而生,源起非常之简单,就是为了解决淘宝上的信任问题,它甚至可以放弃所有的支付设置,和金融机构一起做,最后阴差阳错没有走到一起,为了解决市场需求,只能自己走上这条道路”。
马云本来也不想自己做支付,这是一个敏感的灰色地带。最早阿里希望借助银联,来打通各个银行的网银,而彼时在银联眼中,这个想法过于疯狂。
类似故事,也曾在2010年快捷支付一役中重演。要提高支付成功率,彼时关键要素并未在支付宝控制之中,而是要依靠银行。可对用户而言,不会考虑这些因素,支付失败只会骂支付宝太烂。
支付宝跳出了死胡同,将虚拟的支付帐户与银行卡绑定,在PC时代不需要跳转到银行网银,在移动时代不需要跳转到银行APP,在一个页面上就能完成所有步骤,保证体验可控,用这种方式盘活了庞大的存量账户。
《孟子·离娄上》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六祖坛经》中也讲:“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由此,可以理解马云所说的“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并非要挑战传统金融的妄语,而是带着无奈的客观陈述。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何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