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必定会关注美联储何时加息,不免也会关注摩根大通在中国的押注。
“摩根大通的看法是,中国内地正处在一个结构性变革的过程中。”摩根大通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在近期的线上媒体圆桌中表示,日本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是,降低杠杆的同时需要进行结构性优化,培养“未来巨人”行业的持续动态创新及更高的生产力及回报。
房地产领域,刘鸣镝称,新出台的政策会有托底作用,但行业料面临持续性的制约。在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过程中,摩根大通在选股时较为关注债务风险与执行能力。
全面看好新“好汉”龙头
刘鸣镝归纳称,摩根大通看好2022年的中国股市,海外市场对此总体有三个判断。
首先,在高估值的基础上,中美关系波动, 国内宏观政策转向,MSCI中国、沪深300等在2021年的回报率较弱, 目前总体估值较合理。“其次,因新冠疫情,内地在2020年加了杠杆,在2021收回部分杠杆。但预计2022年的整体信贷情况会由2021年的由松到紧态势转为由紧到平缓的小幅上升。”她补充说,从行业监管角度,市场盼望目前已经接近新监管出台的底部时期。
刘鸣镝表示,若将目前市场关注的行业做一个分类,包括地产、互联网,碳中和,新能源车和半导体等新兴景气赛道,可以将其分为“老英雄好汉”(房地产)、“近期英雄好汉”(新经济与互联网)与 “未来巨人”(新能源、碳中和、互联网、5G、硬件、软件、半导体等)三类。
在此分类下,摩根大通全面看好新“好汉”龙头,而对“老好汉”及”近期好汉”采取选择性配置策略。“ ‘老好汉’的地产对整体杠杆率的上升起了推动作用,国际投资者经常提及的一个看法是,若负债下降,资产价格也会随之下降。日本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是,降低杠杆的同时需要进行结构性优化,培养“未来巨人“行业的持续动态创新及更高的生产力及回报。”刘鸣镝称。
刘鸣镝指出,关于近期“英雄行业”中的互联网,属于整合零散但规模巨大的消费平台。
相关数据显示,在电商领域的11万亿的收入中,前三大公司的收入的市占率为90%。“我们认为2021年为监管出台年,2022年更多为监管执行年。”刘鸣镝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当一个行业规模足够大,比如GMV占到社零的25%时,意味着其对社会与公众利益有显著影响,必然会受到监管。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配后,摩根大通在今年12月初进行模拟仓时,超配了电商,尤其是市场份额能够继续增长的公司。 随着明年监管的常态化,业绩是首要的衡量标准。
摩根大通在2022年也最为看好最需要创新、突破,及投资的 “新英雄”行业,其中包括科技、软件、半导体,新能源,自动化、工科机械等工业股与化工材料股。此外,摩根大通也看好可选消费品,因其估值在股价下跌之后已具吸引力,若明年疫情减轻,可选消费品会受益,这一涨期权没有额外溢价。
“总体而言,摩根大通看好在未来几年内将出现创新突破的行业,不破不立。” 刘鸣镝由是表示,明年还是值得期待的。
2022年MSCI中国和沪深300股指业绩上升为19%和16%
关于中国央行12月6日宣布降准对股票市场带来何种影响,刘鸣镝认为此举作用比较正面。 海外市场在12月3日及周末集中关注房企违约事件,消化周五收盘后各部委发布的文件及总理在周五下午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议。周一收盘后宣布的50基点的降准跟进速度很快,提振了市场信心。
在新出台的政策托底房地产领域下,刘鸣镝料该行业将面临持续性的制约,如地方融资平台受限于杠杆限制,房地产税施行的推出,行业整合由此是大趋势。
据摩根大通测算,中国内地2020年地产销售额为12.6万亿元,但行业集中度低,行业前三大公司占整体销售额不到12%。在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过程中,摩根大通在选股时较为关注债务风险与执行能力。
“目前不同行业的整合度正在提高。” 刘鸣镝解释说,中大型企业对将来的投资、合规的投资都较大,产品的先进性、复杂度以及市场的溢价能力也相对较高。绿色转型提高了对企业能力的要求,若行业的集中度提高,二级市场能够获得的投资标的的品质也更好。
在ESG投资中,摩根大通在模拟仓中配置了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内地的新能源汽车板块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与光伏板块相比,前者受到的关注度与投资者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它的估值表现也相对充分。”在刘鸣镝看来,ESG转型对环保合规及产品成本带来了挑战,凸显出了对人才和投资的重要性。
预测来年股市表现,将全口径的非金融A股、港股及美股上市的公司数据汇总后,刘鸣镝称,这一样板2020年总收入为53.5万亿,净利润为2.4万亿,即4.5%的净利润率。
“其中43.4万亿的营业额是有一致预期的,净利润是2.56万亿,也就是没有(一致预期)的部分利润是负的。”她补充道,有一致预期部分的纯利是5.9%。上游价格普涨、中游下游价格相对稳定,公司市场占有率提高的情景下,出现一个利润率扩张的结果。所以上市公司的质量是在提高的。
刘鸣镝由此预测明年股指业绩上升为19% (MSCI中国)和16%(沪深300),一致预期是16%和14%。
对中国独立新兴市场,及是否与日本相似的讨论仍在继续。当地时间12月9日,在表明流向新兴市场资产锐减时,国际金融研究所(IIF) 将中国与其它新兴市场数据区分开来,称因前者的资金流入如此之大,以至于掩盖了数据中可能明显的其他趋势。
刘鸣镝则认为,日本没有中国如此体量的离岸市场,所以不可简单地直接比较。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海外投资是通过在美股上市的中国ADR或跨国公司个股来配置中国成长机会的。”她说,按市值计算,美股有约1万亿美元中国相关的股票,港股与中国相关的部分有4-5万亿美元,中国内地约为13-14万亿美元。
但她也表明,若运营一个大型中国股票基金,配置美股,港股,A股,涉及三套交割要求两个时区,则实现“在亚洲买卖亚洲股票”也有优势,即公司的运营、信息的发布、交易的执行都在同一个时区,从而提高信息透明度及节省运营费用。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胡天姣)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