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有点为新钱感到焦虑啊!

A+A-

2020-07-13 09:34

  一时间,各大证券报,自媒体,股评家,都在宣传牛市的到来,连新闻联播也来了。

  想想的确不易,疫情如此,盈利如此,国际环境如此,一个股市的牛市是被需要的。

  其实很多发债主体的债务问题,是有恶化的,但是传说中的宽信用,还迟迟未来。

  市场曲线的变动更多的是一个跟随变动,这从利差中可以看出,各曲线间并不是独立行情,因为现在市场发债主体数量与评级,已经严重扭曲,也没法支持估值机构搞出独立行情,当然了,样本都没有,你怎么搞出独立行情?

  所以说众多卖方鼓吹的压低利差,其实是没有严密根据的,凭什么?

  城投还好点,政府发了专项债分给了城投公司,债务问题就趁机减轻了,但你投资者不是一直就应该这么预期吗?一锤子问题当然解决了,但长久问题一丁点没有解决,只是从高处往下看,城投是趁疫情在走回头路,城投去融资化也许三年不用提了?地方政府在反击博弈中央政府,小城投走向大城投,大城投走向政府。回头路都走了,利差当然该压缩。

  一些破产业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没有亲爹,亲娘也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了。内焦外困下,即便有贷款,也只是单纯的缓解,贷款是要还的,眼看很多中小主体撑不住,内循环哪是这么容易搞起来的。

  也许上半年宏观经济债务杠杆率数据出来,那个债务增幅速度把领导吓坏了吧,莫不是之前几年的降杠杆努力都抹了呗?

  靠债务拉动经济,领导现在心里长刺了,膈应!决定还是要靠权益市场!

  权益市场虽然不能大幅增加新的融资,但能大规模改变存量财富分布呀。今年以来,居民存款增幅其实不小,但居民收入增速大幅降低,但豪车销量在迅猛增长,之前高博也说了,收入差距分化,贫富分化其实在疫情间是严重拉大了的,有人在发国难财,有人在挣灰色收入,央行加强现金流动管理,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当然这个说法有些偏颇,还有新经济的人在合法挣钱的。

  但是整体来讲,贫富分化要导致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弱化是板上钉钉的,如何把新人挣的不花新钱,合理转移支付到没钱且消费动力强的人手中,就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内循环需要这个。

  办法有两个,一个是税收,另一个就是股市。

  减税大背景下,没法操作,但激活股市还是可以的,大家都喜欢,哪怕牛市从来都是绞肉机。

  有点为新钱,感到焦虑。

  当然,一切看炒股命,也许新钱很会炒股呢!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李田)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