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本质上很危险。因为球鞋它虽然也有稀缺,它有它的收藏属性,就像我们讲的,它也甚至代表了“他”,这个男性的“他经济”的复苏。2018年7月,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他经济”报告》显示:我国男性移动互联网民月活数量已经达到5.9亿;男性移动购物用户稳步增长,月活规模在2018年4月高达3.7亿,有移动购物行为的男性,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增加了6个百分点;男性移动购物APP人均月使用时长呈上升趋势,2018年4月比2016年5月增加36%……
但是它(炒鞋)只是一个极小众的市场,基本上是不可能容纳大资金或者私募基金的,那为什么现在这么多资金在里面?有这么多的交易所愿意跟他玩呢?因为它是没监管的资金盘游戏!尤其是大鳄或者说币圈的巨鲸们,决定了炒作的思路,大量囤货,短期造成市场真空,哄抬物价,再通过致富故事,诱骗新人入场,就这个一套配套成龙的套路。
在我们的这个历史上已经屡见不鲜,像藏獒,像郁金香,都是这么一个玩法。事实上,还有前两年的那个邮币卡,都是这样人为制造稀缺,囤积居奇。从这个角度来讲,特别要提醒大家,你如果已经在这个炒鞋市场里面赚到钱,要及时收,如果现在还没赚钱就千万不要再冲进去了。
炒这个球鞋限量版的事,大家你别看炒得那么热闹,真正最大的得益者是什么呢?就是球鞋的交易所!交易所现在有做期货交易的,有做现货交易的,有做APP还要做指数的,这些交易所赚的是球鞋流通过程的佣金。一般佣金是多少,又是跟球鞋的价格有关,而且球鞋是个大单边市场,只能涨了,大家才能赚钱。
目前有媒体报道,已经有个别炒鞋平台开始发行“预售券”和“现货券”等凭证,与期货的性质十分类似。“预售券”把球鞋交易从传统的卖家直接发货模式转变为平台寄售模式,中间环节彻底黑箱化,除了平台自己,没有人会知道卖家到底在平台寄存了多少现货,也就更不能知道是否每张券背后都对应着实实在在的一双鞋。平台方是否会为了扩大交易规模、赚取流量和手续费而凭空“超发”鞋券,暂时还不得而知。此外,个别平台向买方收取的所谓“银行转账费用”高达0.4%,相当于目前A股券商交易佣金平均水平的十倍。
所以这也形成一窝蜂的炒作气氛,不断地把价格往上涨,这样的话就特别像当年股市开始,什么深圳老五家上海老八家的时候,那个股市明显是供需不平衡,加上这个庄家炒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风险很大。
事实上,现在平台收取手续费的费率价格也很高,一般在百分之七到九点五之间。但你想想股票你买一次,它就是万分之三,万分之五这么个交易比例,这个球鞋买一次是它的100多倍,这种佣金对于交易所来讲就是不仅是稳赚不赔,而且都是暴利。但是对于炒鞋的年轻人来讲,每次接近10%的交易成本也都相当高,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划算的投资标的。
我们最后总结下炒鞋这里面的不靠谱。因为一些炒鞋像我们讲,你就成了个资金盘游戏,成了一个大资金在这里面操纵价格制造短缺的游戏,而且围绕大量的什么期货现货,还有这个价格指数,它就是典型的金融衍生品。而且最可怕的这个市场,现在是完全没有监管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它里面的风险已经巨大。
然后,我们也知道杀头生意有人做,赔本生意没人做。所以,大家看见的都是这个单边市场,每天在涨的这个赚钱效应,但是一旦有什么时候出现一个大规模的回落,那这个时候可能就变成一个多杀多,血流成河的事情。所以,再次提醒大家,对于这个炒鞋市场听听故事,陶冶性情,作为我们身边的一个财富趣事可以谈谈,千万别这个时候再冲进去接盘,接盘侠的味道非常不好过滴。一套十年八年就可怕了。
炒鞋虽肯定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所以别看表面那么火热,大家一定要提醒自己,炒鞋还是一个好偏门的生意,就是非主流的生意,大家投资千万克制啊!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陆新之)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