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批货,预计本月7号到港的,因为这次爆炸,可能会改泊到其他港口吧,待会打个电话问问货代货物的情况。但相比货物,比较担心客户。”一大早,迷迷糊糊中的俞东名,就被群里有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的大爆炸的视频彻底震醒了。
红色的蘑菇云,人群的尖叫声,以及似乎要从屏幕中汹涌而出的冲击波,处处透露着的恐慌,让人仿佛到了世界末日。
当地时间8月4日18时左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据该国卫生部最新消息,爆炸已造成至少78人死亡、4000人受伤。当地官员将之形容为“核爆级”,大量人员仍下落不明,伤亡数字仍在不断攀升中。
黎巴嫩内政部方面称,爆炸可能是由存放在港口仓库内多年的一批化学品硝酸铵引起。而据央视新闻报道,路透社援引黎巴嫩当地安全部门和媒体消息称,最初的火势是由仓库修补破洞的焊接作业引发的。
与大部分网友震惊于爆炸的破坏力和同情哀悼爆炸产生的伤亡不同,除了由人道主义产生的震惊和哀悼,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等词汇,对俞东名来说意味很多——这不仅仅是一场距离自己6000公里外的一场爆炸。
俞东名是浙江一家纺织原材料企业的外贸负责人,其中土耳其、埃及、黎巴嫩等中东地区的相关出口事务都由他一手负责,而黎巴嫩中就有不少他的客户。
黎巴嫩一直是一个高贸易逆差的进口国家,而中国也一直是黎巴嫩重要的贸易伙伴。战争威胁、贫富差距大、经济危机等背景下,我们从经济、贸易等角度来了解,黎巴嫩的贝鲁特港爆炸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次的冲击波对其经济将产生如何重大的影响?
1.被炸掉的主枢纽
“打一个不恰当但能了解贝鲁特港的对黎巴嫩重要性的比方,想象一下,如果上海港炸了。”俞东名试着解释贝鲁特港对黎巴嫩的重要程度。
贝鲁特作为黎巴嫩的首都,人口相对密集。2018年数据,黎巴嫩总人口610万,贝鲁特占220万左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同时,它肩负的不仅仅政治、经济的作用。
贝鲁特港位于黎巴嫩地中海岸中部,既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优良海港城市,又是黎巴嫩共和国的重要门户和货物集散地;既是中东商业、交通、金融和文化中心,又是东西方的连结点和出入中东的大门。
但自80年代以来,黎巴嫩内战不断,严重影响了港口业务。
21世纪六七十年代,贝鲁特港以其自由港和中东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地而闻名一时,直到80年代被内战所摧毁。内战结束后,黎巴嫩政府把贝鲁特港的重建工作放在了首位,先后投入数亿美元恢复港区功能并建设了相应的配套设施。(《贝鲁特港口建设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商机》)
一度,贝鲁特港承担了黎巴嫩货物进出口总量的九成以上。
为了恢复国家、经济、贸易的繁荣,1983年以来,黎巴嫩政府对重建规划做了调整,推行了“大贝鲁特计划”。目的很简单,通过加强税收管理,增加国库收入。甚至当年,还以黎巴嫩军方指挥部的名义颁布文告, 关闭一切非法港口, 严禁走私进口外国商品。已经入口 的走私商品, 必须在文告发出后的一个月内向海关当局申报, 补纳关税。逾期不纳者,将要受到军事法庭的起诉, 进行征税、罚款或按其他法律予以追究。
与黎巴嫩客户已经打了快10年交道的俞东名告诉我们:“黎巴嫩的港口有十几个,但是比较重要的就是贝鲁特了,大部分的货都会走这个港口。”
黎巴嫩一直对贸易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有人称贝鲁特是小巴黎,主要是因为它向来就是欧亚非各国货物的转运站和集散点,是中近东地区的金融、贸易中心,各方面的情报和贸易信息都十分灵通。(陈益铿《黎巴嫩贸易现况》)
依赖港口的贸易,一直是黎巴嫩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一块。
“这起爆炸发生得太不是时候了,黎巴嫩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港口是黎巴嫩进口食品和其他获取的枢纽。”镜头前,黎巴嫩区域问题研究专家阿巴斯·阿拉维亚带着口罩无奈地说到,“我们就靠着港口来进行这些业务。”
黎巴嫩海关数据,2019年全年黎巴嫩主要进口的产品前10名分别为:石油类产品(63.39亿美元)、药品(7.92亿美元)、机动车辆(7.72亿美元)、黄金(4.84亿美元)、血清疫苗(4.24亿美元)、钻石(3.33亿美元)、活牛(2.73亿美元)、电话机及通信设备(2.6亿美元)、机动车辆配件(2.01亿美元)和螺纹钢(1.83亿美元)。
而到了今年1-5月,前10的进口名单中已经变为石油类产品(12.2亿美元)、药品(2.61亿美元)、黄金(2.19亿美元)、血清疫苗(1.96亿美元)、活牛(1.24亿美元)、机动车辆(9699.7万美元)、钻石(9691.2万美元)、小麦及混合麦(6398万美元)、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5546.8万美元)和大米(4539.3万美元)。
可以发现,食品在黎巴嫩进口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这也是为什么阿巴斯·阿拉维亚说那番话的原因了。
黎巴嫩正处于历史上最糟糕的经济周期中,而食物正成为港口越来越重要的货物。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何伊凡)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