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对南京的感受,我首先想引用一段余秋雨先生的描述“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解读中国历史的大课题。”
对此,我深以为然,南京是一个很有味道的城市。当我多年之后,故地重游,依然还是觉得一个对山水和历史同样寄情的中国文人,恰当的归宿地之一便是南京。
六朝古都足能让南京名扬四海,何况它还有明清两朝和近现代的殷殷血火。喜欢南京,喜欢的是当你漫步街头仍可寻访明故宫的遗址、鸡鸣寺的钟声依稀能闻、明孝陵的石人石马岿然不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永远是那样令人心醉……
周边短时游的话,选南京是不错的,高铁方便,另外无论你爱看历史、爱摄影、爱美食、还是爱逛街……这里都可以满足你。多人出行的话,这里一定不会众口难调。
我去过南京多次,每次主题不太一样,这次主要是想看看民国风情,踏青拍照,然后吃好吃的。属于休闲游,马不停蹄的景点打卡派可以止读了。
写在出发前!推荐在南京市区游玩出行,必须要办个地铁卡(也可坐公交)
理由一:下高铁,买地铁票排队太长,耽误时间(不过,最近南方多城市支付宝接入智慧城市的非常多,能支付宝刷地铁坐车,也很好)
理由二:金陵通卡换乘有折扣或减免,两日游做公交地铁的话,积累下来的优惠次数,差不多也可以抵卡工本费
理由三:金陵通卡有自动贩卖机,购买方便,30块就能买到机器猫联名款。
day 1:博爱线:浦口火车站 → 南京博物馆 → 明故宫 → 南京大学 → 新街口
常年以文艺青年自居的我,这次是想去“浦口火车站”。浦口火车站有百年历史,是朱自清《背景》中父亲翻站台送橘子的发生地。现在荒废了,成为以民国为背景的电影及电视剧的重要外景基地。《情深深雨蒙蒙》、《国歌》里都能找到浦口火车站的影子。34路博爱线底站“中山码头”是去浦口火车站的必经之路,去浦口火车站是需要做轮渡的。20-30分钟就会有一班船,轮渡只要1元,很便宜。当然如果你用的是“金陵通”卡,在我公交车后,直接刷卡坐轮渡是免费的。享受了南京公交的换乘优惠。
一处售卖食品百货的店铺,其上的文字虽有经风蚀褪色,但也能依稀辨认,大概写着“南京铁路浦电商店”的字样。不难想象百年前这里的热闹场景,店主叫卖着商品与价格,而一群又一群的人来到这里或是购买生活用品、或是买一包香烟散给兄弟们、亦或是买点面包饮料充饥……
如今,浦口火车站成了遗迹,其客运的职能也渐渐褪去,车站转为货运的堆场了。走进站内,站台依然保留过去的建筑风格,有些轨枕还是木枕,木枕看上去已被风雨侵蚀的千皱百褶,野草顽强的从道砟的石子缝中长出来。
在浦口火车站,拍拍照、溜达溜达已然过去了大半天光景,坐船回到中山码头,再乘34路博爱线公交返回市区,不紧不慢还能赶上吃午饭。
下午本来计划去南京博物院,不过假日期间,南博人非常多,排队入场估计就要很久。节约时间就没排队,还是改双休日来比较靠谱。
没去成南博,在南京博物院西面是有明故宫遗址。相较北京故宫,确实保护的不算很好,不过我很喜欢那种荒草萋萋的古意。在明故宫对面,隔一条中山东路,是午门遗址公园。
初夏时节,推荐来南京,可以去一下南京大学。北大楼上被爬山虎紧紧缠绕,仿佛裹上一层绿色的外衣,满墙的爬山虎紧紧依附着墙面,以一种宁静的力量和喜悦的生长姿态,爬得轻灵而缓慢,轻吐岁月的恬静和悠然。“建筑是一座校园的简史”,这点在南京大学里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我想,文字始终不能尽述其深刻的内涵。只有当你走近,当你细听,当你感受它们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历史的积淀和时尚的灵动,都在南大建筑的脉络里流淌着,生生不息。当我在一个周末的午后,漫步校园,内心不由地感受到:这所校园和身处其中的建筑一样,沧桑无语,任时光洗礼,却自有它的风骨和魅力。
day2:古城墙 → line → 老门东 → 三七八巷
来南京,一定要去一下城墙。与西安的城墙不同,南京的城墙,分了几段。时间紧的话,推荐去解放门(鸡鸣寺旁边那段)→ 玄武门 or 中华门 or 清凉门(石头城) or 神策门(玄武门一直往前走就是) 任选一段。
说到南京城墙,就不由得想到西安城墙。城墙毕竟是古代社会城市封闭的产物,当它与现代化的城市功能产生冲突的时候,改造与变通不可避免。西安城墙为了保护整体加了涂层保护,已经看不到砖瓦原本的模样;南京城墙没有加涂层,砖墙是裸露在外的,有复古的美感,但却让人担心风蚀腐化问题。西安城墙恪守礼制,方方正正,在城墙上骑车一圈,感觉很棒;南京城墙则依据山川形势,求的是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算得上天人合一。
老门东,因为地处中华门东面而得名,是明朝时南京最繁华的地方。去南京的人一般都会想着去夫子庙,但是论好吃、论精致,还是老门东更胜一筹。青石板、马头墙,作为曾经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城南中心,老门东市井气息很足,走进老门东,一副楹联呈现眼前。“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曾经的城市辉煌和历史纵深感呼之欲出。老门东感觉有点像北京的南锣鼓巷,既有很多老宅子、又有很多新建筑,网红先锋书店也在这附近。还有很多好吃的小吃,鸡鸣汤包、小郑酥饼、赤豆糊等等。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史旭萍)
注:本信息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