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联储的数据,1945年时美股超过93%的部分都直接为美国家庭所持有,1945年前,在美国买股票的都是有钱人。
1962年,年收入3000-5000美元的家庭中,只有10%炒股;5000-7500美元的家庭中,只有16%炒股;年收入5万-10万美元的家庭中,则有87%炒股,10万以上家庭中,则98%炒股。根据“美元时间”网站的测算,按通胀率调整,1962年1美元值现在的7.88美元,也就是说,在1962年,家庭年收入14-23万人民币这个水平的美国家庭,只有10%买股票。
到今天,美国三大证券交易所个体散户日均成交量仅占总体成交量的11%,其中超过一万股的大单中90%是在机构与机构投资者之间进行的。
美国散户去化不是一蹴而就,起起落落好多回,不过大的趋势是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美国实行高税率的财产税和遗产税,导致炒股大户们降低了直接入市的意愿,而是通过信托计划等来管理财富,以此规避高税收,这是导致美国散户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大户不是直接用自己的账户炒了,因为税收太他妈吓人了。
2、指数型基金的蓬勃发展,美国目前新增资金的85%投入到相应的指数型基金,美国波士顿有一家分析机构,每年都会公布“投资人行为计量分析”。据它所分析,在过去 20 年里,一般个人投资者赚取的年化收益为 5.02%,超过主动型基金 2 倍。虽然如此,也只有标普 500 指数年均复合涨幅9.22%的 0.54 倍,不是散户不够好,而是指数更牛,所以散户干脆不炒股了,85%投资于指数型基金,好好工作好好享受生活。截至2016年底,散户是美国共同基金的主要持有者,2016年16.3万亿总规模中89%为散户持有;长期基金中散户的比例更是高达95%,共同基金里面最大的一个类别是ETF,美国1716只ETF的资产规模约为2.5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3.5万亿美元ETF的73%。
3、401(k)计划,美国的401(k)计划其实就是养老金投资计划,从1978年开始推行。从1978年到2013年,美国私人部门DC型养老金计划资产规模扩大了44倍,主要的好处是可以延迟纳税,同时实现养老账户保值增值。美国社会保障税税率很高,可以视为强制性储蓄,这里面通过401(k)计划超过75%投资到了共同基金和股票。你如果有这么多钱事实上投资到股票上,而且长期收益不错又免税,自己炒肯定划不来的。
最后,看看美国家庭资产配置的比例。据日央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14年9月30日,美国家庭资产总额达66.8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3.86万亿元)。美国家庭更热衷于高风险资产,其对于股票的配置占比最高(33.1%),其次是保险和养老金储备,占比达32.6%,现金和存款约占13.5%,债券占4.8%,投资信托占13%,剩余3%流向了其他类别资产。日本家庭股票投资占9.5%,欧洲家庭股票投资占17%。
美国股市是一个比较特殊独一无二的股市,制度性建设非常好使得投资者的保护特别好,形成了管理层和股东较好的激励相容的治理结构。这可能是美股散户容易长期投资的原因,这么好和稳定的回报干嘛不长期投资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许昭)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