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2020中国数字经济版图:黔、渝、闽增速领跑,13省市规模超万亿

A+A-

2021-04-28 10:40

  广东、江苏、山东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官网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对2020年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比提升了2.4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在逆势中加速腾飞。

  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19.1%;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占比达80.9%。

  各地的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亦在加快。2020年,从规模看,广东、江苏、山东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从占比看,北京、上海数字经济GDP占比超过50%;从增速看,贵州、重庆、福建数字经济增长仍领跑全国。

  13省市规模超万亿

  白皮书指出,2020年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延续前几年发展态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受数据可得性及数据连续性等限制,本白皮书测算不包括海南、黑龙江、吉林、西藏、香港、澳门、台湾。)

  从总量来看,2020年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湖南、安徽,较2019年增加了山东。

  另有8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分别为重庆、辽宁、江西、山西、广西、天津、云南、贵州,较上年增加了天津、云南、贵州这三个省市。

  从占比来看,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全国领先,比重过半;天津、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湖北、重庆等省市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增速来看,贵州、重庆、福建数字经济增速位列前三家,2020年增速均超过15%;湖南、四川、江西、浙江、广西、安徽、河北、山西等省市数字经济增速超过10%;其余省市数字经济增速在5%-10%之间。

  与此同时,治理对象数字化亦在倒逼政府服务和社会治理向数字化转型。

  以数据交易监管为例,我国各地已经相继成立了本地区的大数据管理局,监督管理培育数据交易市场,促进数据资源流通。

  白皮书显示,省级层面已有广东、浙江、贵州等14个地区设立了省级大数据管理机构,省级以下各市、区大数据管理局也达到12个,如广州市大数据管理局、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等,负责本地区数据监督管理工作。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朱英子)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