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投资中,那些你不知道的行业缺点
(摘自和讯网 2018-08-10)

  闲来无事,说一说一些行业的缺点。

  (行业有缺点并不代表不能投资,这个基础的道理肯定都会懂。我觉得投资时候认知缺点比优点更重要一些。)

  1.银行地产。

  本质上都是加杠杆的商业模式。杠杆放大了利润,导致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判断失真。大部分是过度乐观了。加上受经济环境而变化的周期性,导致银行有时候负债端重要有时候资产端重要。

  2.保险。

  保险和银行相关性很强。很多东西都是假设,即使假设多么保守,但假设本身就带来了不确定性。业绩的成长性需要不断地得到强化确认,否则长期低估不是没可能。

  3.家电。

  以前一眼定胖瘦的时间过了。渗透率和集中度一眼能判断的时期慢慢过去,从存量展望增量时代结束后,从增量展望增量难度明显加大。企业要找到自己的增长空间,投资者需要用数据验证这个增长空间。但由于过去一眼能判断,导致很多人过度自信,搞不好会亏回去。

  4.医药工业。

  创新药的估值不是贵,是很贵。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追捧创新药企的和以前追捧创业板的狂热投资者估计是同类人。另外,创新药的投资逻辑有点类似趋势投资,预估空间,然后去判断业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扯淡,不确定性很大。仿制药企长期看和化工企业差不了多少,投资一时可以,以后记得跟踪和走人。一切看估值。

  5.医药商业。

  本质上不是什么好的商业模式。二道贩子苦逼行业,管理好的最终会有优势。但目前因为渠道和行政因素扭曲了竞争。

  6.中药。

  注射剂是垃圾。狂踩中药的也各有目的。

  7.基建。

  国家资本主义竞争力的典型代表。缺点不说了,风险不少。不是企业够优秀就能有长期的价值,因为优秀的企业不是因为他本身就优秀。

  8.食品饮料。

  注意格局,格局变化的行业回避好一些。龙头也可能死于新环境。大部分都很贵,基本快接近博傻了。对,我说的包括白酒,好些标的很贵。投资的话预期保持认为有好于理财的收益已经算不错了。

  9.公用事业。

  有时候你不知道你的对手盘是谁。成长性一般,同样保持好于理财的预期可以看看。

  10.汽车。

  很难很复杂,以为自己懂的其实是不懂。多观察,多跟踪,少说话是对的。

  11.互联网。

  好行业,发展快,很多人赚钱了。不过不知道有没想过任何行业都有生命周期的,哪天行业速度下来了,也是麻烦事。能力和运气分的清楚?

  12.科技。

  一切技术判断是投资核心的行业都是行家忽悠韭菜的好行业。这里的行家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卖方、买方、个别V。大部分人是经过学习也还是搞不懂的。

  以上所说行业里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格力、美的、老板电器、恒瑞医药、融创、茅台、民生银行、中国建筑、国药股份、长城汽车、人人、晶科能源、中国平安。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