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最费钱的就是打折了
(摘自和讯网 2018-07-30)

  周末逛街,去了几家我比较经常买衣服的店里看新款。进店之后发现“一件8折,两件7折,三件5折”。店员一直紧跟在我身后强调折扣,似乎我不买就损失几个亿。

  记得之前看《欢乐颂》的时候,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邱莹莹在买完一个蛋糕后,关关来找她,出了店门才看到扫码支付半价,觉得自己买亏了,于是邱莹莹当场决定再买一个。关关不解,邱莹莹的说一个原价,一个半价,也就说两个是7.5折,然后心满意足的进去再买了一个。之前还觉得没啥问题,回过神来发现折扣心理真的很坑人。

  认清折扣的实质,多花钱。

  拿邱莹莹的那个例子来说,虽然她算出来了这个有折扣,但是她第二个蛋糕其实就是要额外付钱,而第一个蛋糕原本就已经够两个人吃了。

  那些被她多付出去的钱就这样被占便宜的心理盖过。特别是同款东西,第二个半价,虽然看起来是比分开买便宜了,其实你是多花了钱,而买回去的东西还不见得有用。

  对于不需要的东西,再低折扣买了也不会用。

  超市里经常能看到一些商品折扣力度很大,刚开始抱着反正便宜买回去、未来可能有用的心态,结果时间都会证明你当初的脑子可能进了水,过期了还没用上。

  记住:便宜也是要钱的,否则买回去占地,扔了还可惜。

  临期产品折扣多,短时间内无法消耗。

  我家牛奶消耗量很大,在超市的牛奶专区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打折货,因为是临期的,所以折扣力度很大,但是我不会一般不会去买这些。有几个原因,一是临期的怕不健康,二是怕短期内无法消耗掉数量巨多的牛奶,无形给了自己很多压力;三是过期扔掉,就是在扔钱。

  当然,如果家里人多,可以按照正常的速度在到期前消耗掉。那么就可以下手了。此外,超市中很多吃的东西,日期近的都会深藏在货架里面,所以要想买到新鲜的,就得往里翻翻。

  这里不得不提醒大家一句:超市也有很多坑,比如与我们视线平行的商品利润高,换句话说就是你容易拿到手的永远是商家最想卖的。所以有些时候,你不妨稍微弯一下腰,踮个脚,说不定就能发现物美价廉的商品。

  换季衣服折扣多,囤不好就是浪费。

  换季时商场打折力度很大,在这个适合下手么?答案是可以的,但是要看你怎么买。囤好了就是赚到,囤不好就是浪费。一般来说,基础款和打底款最适合囤货,毕竟新一季到来到时候再搭点新品毫无违和感。

  但是如果本季特色明显的衣服我不建议去买,无论折扣力度多大。因为等到第二年可以穿的时候,一般女孩子就会对旧的款式没那么喜欢了,使用频率下降,甚至穿一两次就闲置了,踩过很多次坑。

  购买时要擦亮眼睛,不要只被折扣吸引而忽略了自己需求。坚持一个原则:适量。

  好的形象不等于买贵,也不等于买多。恰当的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年龄、肤色、身材、个人气质以及要参加的场合,选择得体的服装,是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

  真正需要的东西才是优惠了自己。

  精明消费,并不是去做一个“小扣”,也不是让一堆打折商品堆砌我们的房间,更不是通过买买买包装形象,而是让我们每一笔支出都物有所值,购买真正需要的东西。

  女性是非常情绪化的生物,因此很多商家都把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为女性,而很少是男性。建议大家对于喜欢的东西不直接下手,而是扔进购物车,让自己冷静几天,想想是否真的需要,顺便看下是否有优惠活动,特别是包包之类的不急着要用的东西,一般能在打折的时候买到。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折扣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才是优惠,如果不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再低折扣也要拒绝,因为很多时候最费钱的就是打折!

  所谓“打折省钱”的背后,暴露出我们缺乏自控力和克制冲动消费的能力。一个人如何对待金钱,也是她对待人生的映射。当你能够从容自如地花钱,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值得的事情上,生活品质才会不断提升。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