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状况分析
理财产品本身风险
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中,面临各类风险,主要包括:一是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风险。一方面,由于个体客户对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有异,一旦某一特定个体抗辩或投诉,将可能产生客户全体抗辩或投诉的风险。另一方面,目前理财产品监管措施不断更新,新的监管政策可能对部分理财产品产生影响。二是市场风险。在当前经济下银行压力较大背景下,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状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有一款产品负收益,7款产品零收益,62产品未达到预期收益。三是操作风险。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工作人员从自身业绩角度过分强调和夸大收益率,弱化风险提示,加大了投资者投资者投资风险。
银行经营风险
个人理财产品对银行经营有着多重影响,可能隐含多类风险,主要是包括:一是流动性风险。一方面,居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一般为储蓄存款(多数为定期),由于利益驱动,转投理财,导致部分储蓄存款稳定性较差。另一方面,部分理财产品存在“长贷短融”现象,期限不匹配,存在流动性风险。二是声誉风险。个别银行为了抢占存款市场份额,不惜提高收益率,极易扰乱正常金融市场秩序,引发不正当竞争。三是道德风险。部分银行自营投资与代客理财业务混淆不清,风险交叉感染,隐藏较大道德风险隐患。
宏观调控风险
目前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规模占社会融资比量的比重不断变大,对经济主体融资,政策调控等影响不容忽视,由此可见可能隐藏较多风险。一是银行利用组合投资产品腾挪资金,影响信贷规模调控。自从监管层严厉管控银行信务合作后,组合投资类产品逐渐取代信贷类理财产品,成为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市场进行信贷投放的重要渠道,信贷调控效果受到影响。二是不分离才产品募集资金变相流入受控行业可能性加大,容易削弱调控效果。理财产品对存款有较强的代替性,已经突破存款利率上限限制,对央行通过存款利率来加强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挑战。
作者:王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