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老年人理财:量力而行 防范风险
(2020-01-10)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达13.26%。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6.7%,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1.5%;到2050年的百分比分别为29.9%和22.7%。按国际惯例,如果60岁以上老年人数总和占到总人口的14%以上,即为“老龄社会”,因此,未来一到两年,我国将正式迈入“老龄社会”。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养老的压力无疑越来越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其理财问题一直是一个盲区。目前,靠养老金和子女赡养仍然是中国人养老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有不少的老年人通过合理的投资理财来使自己的资产增值保值,因此,;老年人理财需求相对旺盛。但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值和一些理财认识上的误区,致使老年人投资理财产业的发展十分滞后,适合老年人投资理财的产品仍然十分稀少。

  老人习惯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或物积存起来,多指把钱存到银行里。这种形式的理财可以帮助老人引导消费,安排生活。目前的储蓄种类有活期储蓄、定期储蓄、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多种形式。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老人购买国债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回报利率比较高、也不征收利息税、投资风险低等优点。商业保险大致可分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津贴型保险、海上保险这几种,其中人身保险尤其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只要按按期缴纳保费,在保险期内不发生人身意外伤害,那么买保险的回报率一般可以达到或超过同期同类的银行储蓄利率。就算是在保险期内出现了人身意外伤害的事故,也会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

  理财涵盖花钱、管钱、赚钱三个方面,作为老年群体而言,未来收入增长的潜力基本不在,反而有可能面临着降低,而消费支出方面不但不可能减少,还有可能增加,这样的特点决定了老年朋友必须做好理财,管理好自己的资产,应以“保值”为主“增值”为辅,而不是为了“赚大钱”。在理财方式上,老年人要尽量选择一些固定期限、固定收益的低风险保本稳健型产品。这类产品都比较简单,方便老人了解,比如定期存款、国债、收益明确的银行理财产品等。也可以买一些货币基金或者债券基金,因为它们的安全性也较好。此外,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应问明是银行发行,还是银行代销。一般来说,银行发行的产品风险相对较低,更适合老年人投资理财。老年人应首先规划好资产投资,在留足日常生活所需的现金后,将剩下的资产再做合理的规划。如果以月收入为单位,最好先预留6个月的流动资金以备家庭日常生活所需,这部分流动资金可以存在银行,而剩下的资产再拿去作相应的投资理财。很多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有投资期限锁定,在期限内是不能提前支取的,这就要求投资人特别注意理财投资时在期限上要长短结合,不能盲目选择期限太短的理财产品,因为这类产品需要频繁操作,也不符合老年人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目的,因此建议选择期限在半年到一年的产品比较合适。即便是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一样也应该明白自己的钱投去了什么地方,老年投资者尤其要注意,要是看不懂就应该向银行工作人员问清楚,必要时多找几家银行对比,借助外力去替自己分析,且不可盲目追着收益跑,要明白“收益和风险永远是成正比”的,尤其是老年人在投资理财上更容易发生纠纷,这样的理财决策最好能够由子女帮父母再把一次关。

  作者:包悦

  注:本信息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