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创业板个股被阶段性抛弃
(摘自和讯网 2016-11-28)

  上周的两个关注焦点,一是安邦保险第二次举牌中国建筑,且承诺将继续增持最多35亿股;二是深港通将于12月5日正式开通。前者是市场对蓝筹股价值认可的标志性事件;后者则将对创业板个股产生深远影响,两者将共同改变一段时间内的A股市场格局。从目前的资金偏好看,蓝筹股越来越受欢迎,创业板个股被阶段性抛弃。
  
  第一,有隐形资产的蓝筹股、低估值银行股资金建仓明显。上周被险资举牌的中国建筑和吉林敖东(000623),前者持有旗下两家香港上市公司股权,持股总市值与自身市值差距不大;后者为广发证券(000776)第一大股东,持有广发证券的市值接近被举牌前的自身市值,均属于因持有优质隐形资产而被低估的个股。目前看,市场中尚有一批这类个股,如新希望等,是大资金关注的风口。长期盈利来源于紧跟政策方向和大资金投资逻辑,一些具有类似特征、可能被举牌的上市公司正在不断被市场挖掘,市场跟风的合力大概率将源源不断。值得关注的是,安邦对中国建筑的短期举牌,既是吸引市场关注度的手段,又有年底前扮靓投资业绩的考量,在今年剩下的1个多月时间里,是否还有保险资金再度大手笔举牌?如格力电器(000651)股价罕见涨停,值得关注。参照安邦保险对民生银行(600016)和招商银行动辄500亿元以上的持股,以其对中国建筑短期内凶猛抢筹,最终持股市值超过500亿元,是大概率事件。如此,很可能安邦将增持至公告数量的上限。这将进一步对低估值、高分红、隐形资产类蓝筹股形成刺激。此外,目前两市估值最低的个股无疑是银行股。近来银行股股价重心逐步抬高,尤其是上周,更是明显有资金布局迹象。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趋高一直是市场不愿给高估值的重要原因,不过,从今年二季度开始,银行不良贷款率环比下降,行业资产质量企稳迹象明显。如此,如果年末有新的大资金进场,银行股无疑也是优质可选项之一。数据显示,北京银行(601169)、农业银行(601288)、光大银行(601818)、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6只个股,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幅度较为显著。

  第二,阶段性回避创业板个股。理由如下:1.经济触底企稳后,一旦出现复苏迹象,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传统行业将率先受益;2.政策重新支持基建,PPP模式开花结果,传统行业已经被险资、产业基金等大资金认可;3.高科技行业整体估值高企,且经过2015年牛市的大幅炒作,近一两年内整体难以对大资金构成吸引力。相对而言,有色、煤炭等传统行业个股,股价已经被压抑9年之久,有强烈的轮动补涨需求。从短期看,深港通开通,创业板短期利空出尽,但中长期影响不可小觑。A股创业板整体估值仍在60倍以上,而港股通中部分相同质地小盘股,估值才10倍左右。两相比较,资金宁愿布局港股相关标的。这也是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表现始终不如沪深300的重要原因。深港通开通后,低估值蓝筹股上涨,高估值小盘股下跌,是题中应有之义。现阶段受青睐的小盘股普遍是次新股或具有高送转等热门题材的个股,对创业板指数整体影响有限。至于东方财富(300059)、中青宝(300052)、乐视网(300104)等创业板指标股,近期表现堪忧,短时间内难以反转。目前来看,市场对小盘股的规避态度也非常明显,因此,年底的“吃饭行情”,除了例行的高送转和农业1号文件概念炒作外,预期今年将更多集中在主板。

  第三,近期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新股发行提速和注册制的重提。两相对比,不少市场参与者认为新股发行提速是注册制的先兆,一度被搁置的注册制可能一两年内还要重新提上日程。笔者认为,新股发行的提速,首先是与10月以来A股市场明显回暖有关,这个时候选择加速,是一种现实的考量,毕竟有那么多排队的个股早晚要发行,股市企稳时多发行一些可以理解;其次,即使明后年注册制重新提上日程,对股市来说更多只是供给增加的“短痛”,不存在明显负面影响。市场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目前A股开始逐步进入良性运行状态,因此,对新股发行提速,大可不必过多忧虑。倒是可以预判,一旦注册制实施预期再度升温,市场上首当其冲受影响的还是创业板个股,小盘股发行显著增加,拉低现有个股的估值是可以预料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当前资金阶段性抛弃创业板的远景考量。回顾今年年初,注册制消息对小盘股的打击可谓立竿见影。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