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环境保护上升到新高度 环保股凸显长期价值
(摘自和讯网 2017-04-24)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IMF网站上发表的声明表示,中国能够实现今年6.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完全有信心”预防和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未来中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将在稳定增长和去杠杆、防止资产泡沫和控制累积的系统性风险间取得更好的平衡。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周小川指出,中方认为应关注全球失衡与现行国际金融架构间的内在联系,由于现行国际金融架构存在缺陷,资本流动与经常账户余额变动呈反方向。

  针对有媒体报道“央行放松跨境资金管理,取消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1:1限制”,央行称,跨境人民币业务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对于合法合规人民币跨境收付,从未设置收付比例限制。

  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中国家庭杠杆率已经升至接近50%,去杠杆进程不应该太快,部分地方政府债已经违约是好事,说明中央政府不会兜底;随着人口结果变化,中国经济长期来看将跟随L型增长轨迹;中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将进一步上升。当美联储开始缩表,全球金融系统将面临真正压力测试。

  4月21日银监会召开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据相关人士透露,在该次会议上提到的众多问题中,比较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是整治金融乱象。据称,对金融乱象的整治要求不仅来自于监管层面,甚至还有更高层面的要求。近期银监会已点题要重点对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廉政风险、监管行为、内外勾结违法、非法金融活动等十大金融乱象进行整治。

  股市新闻

  证监会:对市场各种忽悠式重组乱象加大执法力度,严惩扰乱市场秩序的害群之马,对重组造假、将有毒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行为绝不姑息;前发审委员冯小树违法买卖股票被罚没4.99亿;对九好集团等作出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

  证监会规定,“期货公司设立、收购、参股境外期货类经营机构审批”取消后,由证监会统一实施备案管理;期货公司设立、收购、参股境外期货类经营机构以及变更境外期货类经营机构注册资本或股权的,应当自获得境外有关监管机构核准文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证监会备案。

  沪深交易所近期,发出各类问询函件数量明显增加,新华网、爱建集团、中科云网、华夏幸福等公司热点事件均不曾遗漏。此外,并购重组仍是监管重点,预案披露后必被追问。

  A股市场

  上周五,上证综指收盘涨0.03%报3173.15点,深成指跌0.43%报10314.35点,创业板指跌0.62%报1839.01点;两市成交3825亿元,创两个月新低,上日成交4649亿元;周沪指跌2.25%,深成指跌1.95%,创业板指跌2.57%,均为两周连跌。

  周五(4月21日),沪深两市主力净流出资金193.52亿元。其中,908家上市公司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044家公司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新凤鸣资金净流入居首,达5.52亿元;广州港资金净流出资金最多,为7.92亿元。

  A股共有41只股票发生48宗大宗交易,总成交额约为22.48亿元。从成交金额来看,排名前三的股票分别为安通控股、分众传媒、中国重工,成交额分别为6.03亿元、2.09亿元、1.4亿元。机构专用席位卖出:分众传媒 (2.09亿元)、海康威视 (0.63亿元)、星宇股份 (0.4亿元)、深康佳A (0.05亿元)、康力电梯 (0.04亿元)、宜通世纪 (0.02亿元)。

  4月21日龙虎榜中,21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其中7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14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分别是先河环保、百川能源、博深工具,机构资金流入净额分别是6200万元、5600万元、600万元。此外,机构净卖出居前个股分别有金隅股份、中钢国际、三聚环保等。

  本周将有8只新股发行,其中沪市主板有6只,创业板有2只。恒润股份、杭州园林、金陵体育4月24日发行,奥翔药业、鸣志电器4月26日发行,寿仙谷、铁流股份4月27日发行,金能科技4月28日发行。

  本周沪深两市限售股上市数量共计44.14亿股,市值为417.59亿元,与上周比,数量市值相差不大。其中,解禁数量大的均是来自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的上市,首钢股份、建投能源、宝新能源、飞利信等公司数量超过2亿股。

  题材炒股

  天津国企混改:4月23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在2017中国绿公司年会发表演讲时说,他在上周前往天津考察时,天津市主要领导对其表示,凡是竞争性的天津国有企业将全部参与混改。

  受益股:天津港、津劝业、天津普林、桂发祥、天津磁卡等。

  国产航母:据大公报报道称,与军方接近的消息人士22日透露,首艘国产航母拟定于4月27日下水,中央军委高级别将领届时将出席下水仪式。

  受益股:亚星锚链、中船科技、中船防务、四创电子、轴研科技等。

  冷链物流: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到2020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衔接顺畅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全程温控、标准健全、绿色安全、应用广泛”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受益股:烟台冰轮、四方冷链、大冷股份、汉钟精机、光明地产等。

  环保概念: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在4月23日举行的第六期钱学森论坛上直言,京津冀区域是全国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地区,是全国水资源最为短缺、地下水漏斗最大的地区,是全国资源环境生态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这些问题是当前及未来雄安新区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日前,一家环保民间组织公布了河北、天津几片污染区域的航拍照片,引发关注。对此,4月21日,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表示,环保部正在组织全国土壤问题详查,“针对此类问题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受益股:博世科、永清环保、高能环境、理工环科、盛运环保、德创环保、环能科技等。

  核电概念:在中国迎来“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时期,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属事业单位中国核电发展中心正式挂牌运作。中国核电发展中心的业务范围包括:核电法规政策研究、重大专项实施相关工作、核电建设运行及安全监测等。该中心的成立,有利于促进中国核电的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国内尚未核准新的核电机组开工建设,业内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核电建设审批有望迎来高峰。核电设备占核电机组建设总投资额的50%左右

  受益股:台海核电、中核科技、江苏神通、沃尔核材、中国核电等。

  市场分析

  海通策略:近期市场回调导火索是银监会加强监管,资金面趋紧引起波动。中期而言中枢抬升的震荡市没变,核心是盈利改善;震荡市个股分化很正常,甚至牛市初期也有三成股票下跌;短期宜静不宜动,结构偏重消费升级等一线股和一带一路主题,下半年看好金融。

  方正宏观:任泽平表示,2017年防风险被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前期保监会对万能险违规举牌上市公司重拳出击。近期银监会的频繁整治同业业务也是金融防风险的延续。后期监管可能继续强化。新周期下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外需回暖出口回升,内需复苏制造业、房地产投资超预期回升,地方政府换届以及雄安新区和一带一路的拉动下地方投资冲动;供给出清,PPI高位带动企业盈利持续改善,龙头企业修复资产负债表,为开启新周期酝酿积极力量。然而,未来新周期将面临库存调整、宏观调控等带来的短周期波动,但这并不影响新周期已经缓缓开启的中长期趋势。而且金融监管加强消除了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

  中航证券:本周将迎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届时备受瞩目的证券法修订案也将“二读”。除了退市制度、注册制等核心议题,我们认为新的证券法是否会体现近期证监会反复强调的强制现金分红也将是一大关注点。我国分红主要集中在银行等少数行业,不同行业的分红情况相差较大,长期不分红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结构上存在较大优化的空间。今年以来,证监会从提高再融资门槛、打击各种炒作、放开股指期货到强调分红的重要性,无不指向一个中心:引导市场回归价值投资。从市场表现来看,我们认为未来蓝筹、价值股仍存在合理的上升空间。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称从短期看,A股市场蓝筹股已实现阶段性企稳,从中期看将迎来一个缓慢上行的过程。雄安的房子是不可以炒,炒作雄安概念股最终的结局跟炒房的结局是一样的。雄安是国家大计,不是做投机的。

  上市公司

  乐视网:乐视控股CFO吴辉已从乐视离职多时,吴辉系“易到14亿贷款案”操盘者;易到当初获得的14亿资金,由第三方平台中泰创展提供贷款,乐视只是借南京银行的通道以乐视大厦进行了抵押;中泰创展的实际控制人为解茹桐,是中植系掌门人解直琨亲属。

  三五互联:创业板公司三五互联于4月6日发布了《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计划拟以11亿元现金收购成蹊科技100%股权,收购金额超过账面净资产20余倍。支撑成蹊科技超高溢价的原因就在于其原股东针对该公司未来的业绩承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度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500万元、11050万元、13260万元及15912万元,然而,这相较该公司2016年实现的净利润3562.46万元,2015年664.71万元而言,未来业绩能否兑现是存在一定压力的。

  鞍重股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4月21日表示,证监会对于鞍重股份“忽悠式重组”案已经最终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及市场禁入决定。对于证监会此前已经下达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鞍重股份及全体责任人员均未要求听证,除一名独立董事之外的其他责任人员表示不陈述申辩。律师表示,随着行政处罚正式下达,投资者索赔的条件已经成立。

  金融市场

  周五,央行进行600亿7天、200亿14天、200亿28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600亿逆回购到期,净投放400亿,连续四日净投放;上周有1900亿逆回购到期,本周净投放1700亿,为三个月来最大单周净投放。此外,央行还对7天、14天、28天期逆回购需求进行询量。4月22日-28日有2500亿逆回购到期,周一无到期资金,周二到周五分别到期400亿、400亿、900亿、800亿,无央票和正回购到期;若央行不开展其他操作将自然净回笼2500亿。

  银监会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银监局要立即行动,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企业担保圈贷款风险进行专项排查,重点排查互保、联保、循环保情况,包括客户名称、贷款余额、分类结果、贷款质量迁徙趋势以及民间融资余额等。

  由于监管高压态势,公募基金委外资金遭遇大幅赎回,部分私募委外甚至被“绞杀”。广东、浙江等地银监局已经明确要求辖内银行上报委外投资情况,穿透底层资产,并适时派出检查组对该业务实行现场检查。

  中信建投:委外收缩是趋势,赎回压力难持久,短期冲击未结束,信用债更堪忧;短期内银行委外赎回带来债券抛售压力,对债市起到了明显抑制作用;考虑到理财主要配置信用债,理财委外收缩信用债冲击较大,考虑到严监管环境下无风险利率的价值提升,长期来看利率债可能反而受益。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