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聪明资金加速北上 助力A股红十月
(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7-10-12)

  近期,素有“聪明资金”之称的北上资金开始躁动,流入步伐明显加快。10月前三个交易日,沪港通和深港通北向流入金额加大,10月9日当天的买入金额和净买入金额更是创下今年以来新高。

  公私募基金人士指出,北上资金偏好白马蓝筹股,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和大消费。短期来看,在经济数据向好、定向降准等利好因素刺激下,A股有望迎来“红十月”;中长期在供给侧改善带来市场出清、A股进入中长期盈利修复的大环境下,长期慢牛行情可期。

  北上资金“跑步”入场

  节后开盘,大盘表现强势,上证综指展开3400点争夺战。值得注意的是,北上资金加速入场,传递出积极信号。10月前三个交易日,沪港通北上买入资金分别为71.39亿元、55.73亿元和33.81亿元,净买入金额为46.75亿元、23.94亿元和5.38亿元;深港通北上买入资金分别为51.6亿元、38.39亿元和41.59亿元,净买入金额为28.89亿、16.93亿和10.58亿元。其中,10月9日当天沪港通和深港通北上资金的买入金额和净买入金额均创下今年以来新高。

  北上资金偏好个股为白马蓝筹股,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和大消费。

  “北向资金主要青睐大蓝筹。”北京拙扑投资研究员原欣亮表示,资金大幅买入的主要原因是三季报即将登场,多数公司业绩预增,随着外围的美股、港股创新高,机构看好四季度A股市场表现。

  对于北上资金的持续进入,广发全球精选基金经理余昊认为,在目前全球权益类资产的估值体系中,包括港股、A股在内的中国资产还是相对便宜的。首先,中国资产的估值不在历史高位,但是其他几个市场,比如美股估值已经在向历史新高靠近。其次,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的企业盈利快速改善,今年的改善幅度甚至持续超预期,这决定了资金流向中国的大方向。在一些新兴和消费行业中,A股有更丰富的标的可供选择,因此资金通过港股通流向内地。

  “之所以是这个时点,一个原因在于资金看到货币政策的一些改变。年初以来整个货币政策都是偏紧的状态,但定向降准使一部分资金认为货币政策可能不会更紧、不会继续紧下去。”余昊说。

  星石投资表示,经济平稳有韧性、企业盈利状况良好是今年以来资金持续北上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今年以来北上资金绝大多数月份均为净流入,仅1月份为负值。宏观层面,今年以来经济各项数据表现良好,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摩根大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上调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微观层面,在企业盈利修复的驱动下市场呈现出板块轮动的结构性牛市,赚钱效应持续显现,ROE显著回升的板块尤其受到资金青睐。

  近期北上资金流入加快也与国内利好频出相关。星石投资进一步指出,9月30日央行宣布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从2018年起实施,这是继2016年2月29日降准后新一次货币政策边际上的变化,有望提振市场做多情绪;同时,9月30号公布的中采制造业PMI为52.4,较8月份的51.7有明显改善,有利于缓解投资者关于基本面数据的担忧,经济韧性使得市场底部相应抬升。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