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万家基金:PMI创5年新高 利于提振经济预期
(摘自和讯网 2017-10-09)

  国际:美国经济数据靓丽,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超90%。美国9月ISM制造业PMI报60.8,创十三年新高。受飓风影响,新增非农就业负增长,但失业率4.2%创2001年以来新低,劳动参与率上升,工资增速同比2.9%,明显回升,受此影响12月美联储加息概率升至超过90%。超过90%的加息概率可能暗示美元短期升值接近尾声,进一步上涨需要特朗普超预期税改等刺激。欧元区PMI也非常强劲,全球经济延续复苏态势。

  国内经济:官方PMI创5年新高。9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52.4,创2012年以来新高,非制造业PMI也明显回升,有利于经济预期提振和周期股,恒生国企指数国庆期间涨5%体现了市场的乐观看法。维持经济温和放缓,下半年6.8%的判断,10月19日将公布的GDP数据是重要看点,预计6.8%。

  政策: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召开,央行实施定向降准。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召开,强调继续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9月27日,国务院提出定向降准。9月30日,央行实施定向降准,提出凡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上述措施将从2018年起实施,央行称第一档覆盖了大部分商业银行第二档标准相对较高,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不变。

  总体来看,国庆期间宏观层面主要有2个变化:

  官方PMI创5年新高,有利于提振经济预期。9月官方制造业PMI表现亮眼,和8月低于预期的数据形成鲜明对照。市场对经济预期再次提振,考虑定向降准的正面影响,A股是双重利好,债市总体中性,国庆期间恒生国企指数大涨5%。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维持经济温和放缓,下半年6.8%的判断。单月经济数据波动较大,有时难以把握,但趋势大体清晰,即全球朱格拉周期下,制造业+出口+消费稳中向好,地产投资温和放缓,年内基建和环保边际上负面,但其节奏会造成经济数据大波动。由于PMI反应制造业景气度,未来可能表现好于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

  央行实施定向降准。在9月27日国务院定向降准精神下,央行实施定向降准。市场对降准释放流动性规模和意图出现分歧,乐观的认为由于第一档接近全面降准,第二档标准又放宽了,释放资金或达万亿,悲观的认为仅是对2014年定向降准的延续,累计释放规模仅有2000-3000亿,而且对四季度资金面影响不大。我们认为,宽松口子已经打开,央行释放流动性有很多办法,更应该关注其信号意义。在M2跌破9%,固定资产投资跌破8%之际,央行天平已经发生倾斜,股债皆受益。

  未来一段时期,需要关注的因素包括:10月13日进出口数据,10月15日金融数据,10月16日CPI数据,10月19日GDP数据,10月18日十九大召开。

  一、海外情况

  美国9月非农负增长,但失业率下降,工资增速大增,提振美国加息预期。美国9月新增非农就业-3.3万,失业率4.2%,创2001年2月来新低,劳动力参与率63.1%,前值62.9%,工资增速2.9%,上月为2.6%。由于飓风影响,市场普遍忽略非农,而看重其他数据的改善,美股上涨,美元美债利率上涨。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Kaplan称,9月非农报告中与飓风相关的就业减少很可能是暂时现象。但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Bullard称即使有飓风的影响,9月就业数据录得负值也“令人震惊”。认为市场对非农数据的反应有点太冷静了,若在缺乏证据表明通胀上行的情况下继续加息,越来越担心我们可能犯下政策错误。

  美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均创十多年新高。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报告显示,在新订单指数上涨带动下,9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从8月份的58.8升至60.8,为逾13年来最高水平,9月ISM非制造业PMI为59.8,好于预期的55.5,创2005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不过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仅小幅上升,从8月的52.8上升至9月的53.1。ISM口径更广,时间序列更长,在美国重要性高于Markit口径。

  欧元区PMI创2011年以来新高。9月欧元区Markit制造业PMI为58.1,创2011年以来新高。此外,德国政府将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从1.5%上调至1.9%,将2018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从1.6%上调至2%。

  美联储主席人选10月或揭晓。当前特朗普正在考虑的人选有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特朗普的首席经济顾问科恩(Gary Cohn)、前美联储理事沃什(Kevin Warsh)、现任美联储理事鲍威尔(Jerome Powell),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John Taylor。10月份特朗普就将会提交下任美联储主席,以及其他地方联储主席提名名单。白宫官员表示,特朗普希望的美联储主席,要既愿意放松金融监管,又具备货币政策经验和管理大型组织团队的能力。

  英国政坛再现风波,英镑大跌。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有至少30名保守党议员准备签署联名信,要求英国首相May辞职。此后May发表声明称,自己拥有内阁的“完全支持”,英国需要稳定的领导关系。英国《每日电讯报》还称,欧盟正与英国反对党工党举行秘密会谈,因担忧现任首相May的政府崩溃。上周英镑跌2.5%。

  二、国内经济与高频跟踪

  1、9月官方制造业创5年新高

  9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2.4,上月为51.7,创5年新高。

  我们在8月PMI点评中提到“PMI反应的主要是制造业景气度,在全球朱格拉周期向上之际,未来PMI可能都不弱”,9月数据大致反应了这一点。预计10月19日将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弱,但不会像PMI显示的那么优秀,重点关注三季度GDP数据,我们基准预测是6.8%,但6.9%概率上升。

  欧美9月PMI均大幅上升,中国9月发电耗煤增速也非常好(24%),这表明9月官方PMI的跳升有其合理性。经济数据再次出现“季末效应”,即3、6、9月数据好,其他月份弱。这和政策冲击密不可分,与其他动力相比,环保和财政支出的单月影响太大。我们预计9月环保限产影响下降,财政支出增速上升。

  维持经济温和放缓,下半年GDP增速6.8%的判断。单月经济数据波动较大,有时难以把握,但趋势大体清晰,即全球朱格拉周期下,制造业+出口+消费稳中向好,地产投资温和放缓,年内基建和环保边际上负面,但其节奏会造成经济数据大波动。

  几个数据细节:(1)新订单和产成品库存之差创2010年以来新高,有利于制造业景气度延续;(2)9月南华工业品价格跌9%,但购进和出厂价格均攀升至年内高点,显示期货下跌影响尚未显现,预计PPI继续上升至6.6%。(3)原材料主动补库,产成品被动去库。(4)建筑业订单创新高,显示基建地产景气仍在。(5)9月财新PMI为51,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与官方PMI背离,可能和环保限产冲击了部分小企业有关。

  9月官方制造业PMI创5年新高,和8月低于预期的数据形成鲜明对照。市场对经济预期再次提振,考虑定向降准的正面影响,A股是双重利好,债市总体中性。

  2、高频数据跟踪

  特点:9月发电耗煤增速跳升,地产和汽车销售回落,PMI超预期。

  下游:商品房销售仍弱,汽车销售增速回落。9月,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47%,8月同比-41%。据乘联会,9月前3周乘用车销售同比-1.9%,8月为4.5%。BDI指数从1502降至10月6日的1406。

  中游:发电耗煤上升,高炉开工率微升,螺纹库存降,南华工业品价格大幅回落。9月,发电耗煤增速同比增长24.6%,8月同比增长13.2%。9月中上旬粗钢产量同比3.2%,高炉开工率略降至75.1,螺纹钢库存降至430万吨。南华工业品价格一周跌9%。

  上游:原油跌,金属涨。国庆期间,布伦特原油跌2%至55.7美元,LME铜涨2.4%,LME锌涨2.6%,LME铝涨1.9%。

  通胀:蔬菜价格涨,猪价平。9月,蔬菜价格环比上涨,猪价环比持平。

  注:商品房销售指3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是100城,汽车销售是乘联会零售数据,粗钢产量是旬度数据合成。此外,商品房销售、土地成交高频数据,同统计局公布的月度全国数据显著背离,高频数据当前仅作方向性参考。

  三、大类资产跟踪

  国庆期间,海外市场主要特征:股市大涨,英镑大跌,金属普涨。

  股市:普遍上涨。国庆期间,道指涨1.7%,标普500涨1.2%,纳指跌1.5%,英国富时100指数涨2%,德国DAX指数涨1%,法国涨0.6%,日经225指数涨1.9%,恒指涨3.3%,恒生国企指数涨5%。

  债市:利率小幅回升。国庆期间美债利率上1BP至2.36%,10年德债上2BP至0.47%。

  汇市:美元升,英镑大贬。国庆期间,美元指数升0.78%至93.8,日元贬0.1%,欧元贬0.68%,英镑贬2.5%,离岸人民币贬0.1%。

  大宗:原油跌,金属涨。国庆期间,布伦特原油跌2%至55.7美元,LME铜涨2.4%,LME锌涨2.6%,LME铝涨1.9%,黄金跌0.3%至1276美元。

  四、国内政策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召开。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7年第三季度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稳中向好,但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主要发达国家复苏总体延续,部分新兴经济体仍面临挑战,国际金融市场依然存在风险隐患。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运行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根据国务院部署,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人民银行决定统一对上述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凡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上述措施将从2018年起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答问。央行称,此次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是根据国务院部署对原有定向降准政策的拓展和优化,以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保留了原有两档考核标准的政策框架。按现有数据测算,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由于2018年初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首次考核时将使用2017年年度数据,一些商业银行还可能从第一档进阶到第二档,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将得以体现。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并不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建立了增加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投放的正向激励机制,有助于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优化信贷结构,这属于一种结构性的政策。同时,定向降准政策释放的流动性也是符合总量调控要求的,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基本稳定。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