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部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投资者教育工作,我们通过与投资者的交流,发现对于因为牛市的赚钱效应而进入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初入市场大多缺乏系统的投资框架体系和风险控制意识。对于自己持有的个股说不清明确的投资逻辑,风险刚发生的时候,绝大多数投资者依然心怀侥幸,直到看到部分中小盘个股快速腰斩后,才意识到自身对于调整深度的估计不足。”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有关人士说。
上海某券商投顾表示,从投资者购买股票的偏好来看,2012年后到5178高点前,市场上大多信奉的是“高成长策略”,其后很多中小市值的个股,也正是通过不断收购兼并注入资产的方式,“实现”了这种“高增长”。但其后的下跌中,牛市里最被看好的中小创公司,反而是跌幅最大的。这就说明,投资者真正希望挖掘所谓的好公司,是很难预测的,或者说预测的确定性和可持续性都是非常弱的,而当面临市场重大拐点和风险变化的时候,给投资者带来损失更大的往往是这类公司。
“很庆幸地看到,市场正愈加向成熟的专业市场转变。近两年,A股的节奏逐渐转变为稳中有升,同时各种制度性建设加快,深港通开通,养老金入市,新股发行速度也趋于稳定。在市场节奏逐步稳定的过程中,对于投资者的专业素养又是一个新的考验。”上述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有关人士表示。
谭宇力也认为,现在的市场风格相比三年前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机构的共识加深了,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机构持仓的趋同性提高了,而且这些相同的部分普遍以蓝筹股为主;其次,机构(包括社保基金、证金公司、公募基金、险资等)的资金量和普通散户的占比已经接近50:50,这也使得市场的波动趋于平稳;最后,是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化。2015年,总是可以听到散户投资总在追“连板”,而现在的股民论坛,最火热的内容就是“价值投资”。尽管实践价值投资理念还需要时间,但从现在来看,这个进程已经在加速,这也使得A股的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截至11日,沪指已从3587.03点下跌了14.2%,回吐了一年来的全部涨幅。不过在这样的行情中,坚持价值投资的部分投资者依旧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而部分优质价值股迭创新高其实正是这一趋势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