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机构积极备战
(摘自中证网 2018-06-12)

  按照CDR试点企业标准,继小米之后,符合条件的已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网易;境外未上市企业则有30家左右,包括滴滴、阿里云、美团、今日头条、菜鸟网络、大疆等为公众所熟悉的“独角兽”。

  “符合条件的海外中概股大概率会发行CDR,而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创新企业,我们假定有50%会发行CDR。如果发行CDR占存量股份市值5%,那么两类企业合计新增融资为4589亿元;如果发行CDR占存量股份市值10%,那么两类企业合计新增融资为9179亿元。假定这些融资在未来三年发行完成,那么平均每年的融资额在1530亿元到3060亿元之间。”天风证券分析师刘晨明表示。

  为迎接CDR登场,券商、基金、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均展开积极备战。6只CDR战略配售基金开售首日捷报频传,在基金公司及渠道前期巨大的营销攻势下,投资者对这些基金颇为追捧。

  华南某券商在沪营业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所在营业部11日上午仅两三个小时就卖出几百万元,前天某基金公司还派员来营业部路演,现场投资者提出各种问题,包括未获得‘独角兽’配额之前基金如何投资等”。

  券商其他业务条线也在纷纷发力。近日上交所向各家券商下发了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及CDR业务全天候测试环境专项测试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创新企业股票、CDR的发行登记上市,创新企业股票、CDR交易结算,CDR公司行为等。上海某大型券商人士确认,已收到测试通知多日,目前仅在总部层面进行测试,还不是仿真测试,预计后续会联合各分支机构,从开户、交易、清算等各环节进行测试。

  而在6月10日,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表示,深交所积极推进CDR试点工作,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准备,目前配套制度和技术准备已完成,6月中旬将发布交易所配套规则。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