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行业发展亮点频现
(摘自中证网 2018-06-11)

  公募基金行业在发展历程中亮点频现,不断为投资者、基金公司、上市公司、甚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

  提供稳健的业绩回报

  与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相比,公募基金的认购门槛较低,一般为1000元,普通投资者均可参与。

  除了投资门槛较低外,公募基金的业绩表现也毫不逊色,为投资者带来了比股票投资更为稳健优秀的收益回报。从历史收益来看,中证股票型基金指数和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的业绩表现均大幅超越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指等市场指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金投资的优越性。

  从2000年开始,在每一个自然年度,权益类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的平均业绩超越同期上证综指表现的次数为13次,佐证了基金投资更能为投资者获取稳健优秀的业绩回报,尤其是在市场(上证综指)下跌时,权益类基金的平均下跌幅度往往更小,甚至能取得正收益。

  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

  作为大众投资的主要载体之一,公募基金在投资者教育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公募基金行业从多个方面出发,帮助投资者正确定位自身的风险偏好,提高自身的金融投资知识水平。一是投资前评估投资者风险承受等级;二是在官网开辟“投资者教育”板块;三是协会领头,提高投资者金融水平。各大基金公司也通过包括微信、微博、短信、传单等新兴或传统的宣传方式,客观描述产品特点,介绍各类金融投资知识,较大地扩展了投资者的金融知识储备,提高了投资者教育程度。

  基金公司激励机制改善

  公募基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推动了公募基金公司管理结构的调整和变革。传统的基金公司运营模式为“统一管理型”,即基金经理们共享研究信息,投资决策、风控流程等统一管理。这种制度在具有方便管理、集中控制风险、信息沟通更顺畅等优点的同时,也具有激励力度不够等诸多劣势。因此,一些以“工作室”、“事业部”为单位的管理体制应运而生。

  除了主动改革管理体制的基金公司外,也有基金公司内部由于基金经理的风格相差较大,投资的自主性较高,逐渐衍生成了各自带领团队进行投资的模式。

  监管制度不断完善

  基金行业可持续、长期稳健的发展,完善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功不可没。我国基金业法律法规的发展史,也是基金业的整体发展史。基金法律法规的出台,推动基金行业走向规范,引导各类型基金的创新和发展;而基金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则为更多的相关法规的出台提供了客观基础,促进了基金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为资管行业注入新活力

  公募基金公司在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之后,内部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初步完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较高,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被视为资管行业的优质人才培养基地。虽然各家公司的培养体系或有所差别,但是从整体来看,与其他资管行业相比,公募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体系更为严谨,所设部门权责清晰,风控流程明确且执行度高。2007年开始,一些优质的公募人才进入私募基金,在较大程度上带动了私募基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在行业监管体系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公募基金行业始终秉承价值投资的理念,坚持选择真正质地优秀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帮助优质企业成长,进一步引导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公募基金对多只大盘蓝筹重仓股长期持有。从公募基金近5年的历史持股情况来看,其对多只大盘蓝筹股持续持有。二是公募基金长期重仓持有的个股具有高ROE、高股息率、低估值的特点。

  由于公募基金对价值型股的青睐,带动了整个市场对价值股的挖掘,也让上市公司更加重视自己的基本面健康;公募基金坚持长期投资的风格,带动了市场投资者逐渐延长持有周期,市场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在社会责任投资中,ESG是非常重要的概念。ESG中的三个字母分别代表了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与公司治理(Governance),目前已有较多投资者采取该投资思路进行投资。公募基金作为ESG投资理念的主要践行者,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在实际投资中应用“ESG概念”。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市场上共有5只明确以社会责任投资理念进行投资的基金,成立至今的业绩表现均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

  除了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外,公募基金市场中还涌现出了一批以低碳环保为投资主题的基金,且大多表现优秀,规模较大,在树立了“环保投资”的标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环保节能,行业内外均反响良好。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