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工银国际:一周固定收益周报
(2017-10-17)

  1、两岸人民币汇率明显反弹

  9月美国核心CPI同比数据再度增长1.7%,连续五个月徘徊在这一水平,显示美国通胀依然上行乏力,加之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也显示多位官员对核心通胀持续低迷的担忧,以及欧元的反弹,上周(10月9日-13日)美元指数回落了近0.8%。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周(10月9日-13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别上涨了0.9%和1.2%。虽然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下欧元区经济稳步复苏,不过政治隐忧仍在,近期的奥地利极右翼政党在选举中崛起,得票排名第三,早前在德国的联邦议会选举中,极右翼政党也进入议会。美元指数或仍有进一步上涨的动力,不过在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和人民币贬值预期消退下,两岸人民币汇率或将继续企稳。

  2、在岸市场:经济向好预期增强 债市有所下跌

  上周(10月9日-13日),央行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了800亿元,同时超额续作MLF 4980亿美元,在对冲3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和840亿元MLF到期后,央行上周向市场净投放资金1940亿元。叠加长假和季末MPA考核后,市场资金需求有所减弱,上周(10月9日-13日)市场流动性明显改善,隔夜和一周的银拆借利率分别较节前下降了20和11个基点,隔夜和一周的银质押利率也较节前大幅下降了18和96个基点。

  不过,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多项指标显示近期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下半年有望实现7%的增长,并称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强调了去杠杆和补短板。他对下半年经济增长的判断显着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加之9月内地信贷和社融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也加剧了市场对政策收紧的担忧。国债收益率全线上行,上周(10月9日-13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了6个基点,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了3个基点。周一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上涨至3.70上方。我们认为,在银行间流动性依然较为宽裕下,近期国债收益率的上涨主要是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向好预期增强的反应。不过,我们认为在刺激性政策作用消退下,这个星期公布的三季度数据会有所回落。同时,近期央行透过MLF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操作,加上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表明了央行在去杠杆的同时,仍希望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在这背景下,四季度中长期的国债收益率可望回落。

  3、离岸市场:美国核心通胀数据依旧疲弱 债市明显反弹

  虽然在汽油价格走高的带动下,9月美国CPI同比增长2.2%,不过美联储更为关注的核心CPI同比数据则连续五个月持平1.7%,显示美国通胀依旧较为疲弱。加之上周(10月9日-13日)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内部多位官员对于低通胀持续的担忧仍然存在。美联储官员对通胀前景的分歧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回落,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近9个基点。这也表明了市场已初步反映了特朗普税改方案的进展。

  美债收益率的下行,给全球债市特别是高评级债带来利好,上周(10月9日-13日)彭博巴克莱全球债券指数大幅上涨近0.9%。iBoxx中资高评级美元债指数也大幅上涨近0.6%,高收益中资美元债指数也上涨超过0.4%。

  上周(10月9日-13日)一级市场发行近22亿美元的中资美元债,其中郑州银行以5.5%的票息定价了一笔11.91亿美元的无评级NC5永续债。同时中国财政部上周也公布,将在香港发行20亿美元的主权债,其中5年期和10年期均为10亿美元。这是2004年来,中国首次计划发行美元主权债。我们认为尽管近期穆迪和标普均下调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但随着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改善,预计此次发行仍会受到市场欢迎。当前市场对中资美元债的需求仍十分旺盛,预计这次发行不会对中资美元债带来很大的压力,不过一些类主权美元债或将受到市场需求转移的影响。

  本周四(10月19日),内地将公布9月份的宏观数据,其中,三季度经济增长预期将比上半年有所回落。但我们更加关注国内经济在“降速增质”方面的进展,这将继续推动中资美元债信用利差的收窄。

  作者:工银国际研究部特许财务分析师 涂振声

     工银国际研究部研究员 李月

  免责声明:本研究报告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分析师撰写,研究报告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分析师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工商银行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报告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版权仅为工商银行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工商银行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