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债继续大幅折价成交,无视出来的公告,也无视刚刚全额兑付了一期债券。
前几天还50多成交了一堆,这两天就又开始40多成交,42成交了一批,46成交了另一批。
之前抄底的机构觉得没意思,本来以为50多够低的了,现在居然来一批40多的卖盘。这卖盘,简直无休无止了。闲事多的就拿了等着装死了,闲事少的就把原持仓抛掉,换一批成本更低的新的持仓继续搞事。
为啥说又一大批卖盘在哪里卧着呢?没办法,存量债规模那么大,总有人拿着吧,总不能全是结构化吧,有持仓的就有贱卖的,有出库就有贱卖的,所以到处是卖盘。
国内的刚兑和信仰问题,导致人民群众失去了信用风险真正的研究本事,就和汽车公司一样,能躺着赚合资公司的钱,谁会受苦受累去自己研发呢,同理,债券市场能躺着赚城投和国企刚兑的钱,谁会真正受苦受累去研究信用风险和清算价值呢。
说现在很多风控看公众号来指导投资经理和信评的工作,想想也是醉了,自媒体公众号没有风控没有合规,意见也是发表的东扯扯西挠挠,拿这些观点来说事来出库入库,有点牵强,也有点过分,还是要有些独立判断。
公募捅了篓子,就要擦屁股,擦屁股就要卖是为了防止下季度报告中的持仓漏了腚,就必须要折价甩卖,不然得被赎回赎死。怕被外面发现,就心里没有了底牌,筹码就容易松动,卖价自然比价值低。
之前我问过几个大基金经理,说,40块甩卖和60打折兑付,你选哪个?众多大经理说,选40块甩卖。我说,那投资者不多赔了20块?众多大经理说,那没办法,基金贱卖了,投资者虽然受损了,但能保全基金公司所谓的名声“我家从来不踩雷”啊,就是大大的值得的。
好一句那没办法。
因为有原因,那就没办法,原因就是60打折兑付对我造成了影响,让我被揭露产品踩雷了是水平不行,会让我在公司嚎啕大哭,那就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出库贱卖。
然后问题就出来了,公司的招牌和投资者利益相比,谁更重要?
这个问题现在在这里显得相当幼稚,就跟自从发明了钞票,受助者说“我拿什么来感谢你”一样幼稚,和死道友不死贫道一样的。
有人说,你怎么知道公募在卖。公募基金的wind持仓信息是越来越少,但公募的卖盘确从来没有少过,问一问货币中介谁在卖就都清楚啦,最出名的那几个头部大公募,一个都没跑啊,清一色挂着量在叫卖,还不拆量。
不拆,坚决不拆。
最后面投资者就会很疑惑,我不是被贱卖了20块钱吗,谁来为我主持公道啊!
盘算了一下,好像真没有这个人~有人会说,谁告诉你你债券被贱卖了,垃圾债定价偏离20块钱,很正常好伐,那是正常价!
最后,对于汽车债,观察了好多天,有的债就根本没有多少成交,显得很诡异,也很平静。脑子里突然有个感觉,感觉债券的持仓集中度在提高,在不断的提高,持仓集中度提高的后面,延期展期的风险在加大。
肯定有人想着以后在持有人会议上从中作梗!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李田)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