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永续债乌龙始末!

A+A-

2021-07-02 09:41

  近日市场传闻公募基金被窗口指导,纯债基金不得配置权益性永续债。立刻马上,媒体自媒体纷纷吃瓜,高喊严监管来了,直接把市场吓到了,但是旋即,吃瓜报道纷纷撤稿删除。

  经了解和确认,事情起因于某行托管部收到某基金公司的永续债申购申请后,托管部人士认为该债偏权益,不算债券,纯债产品不得购买。

  自己觉得不行这还不够,据说还并就此事以正式方式咨询监管部门,结果得到监管口径是,纯债产品不支持配置永续债的反馈。

  你们说说,这还得了,随后某行便迅速暂停了全行托管产品范围内的永续债新申购。

  你们说,有这种牛叉信息在手,怎么可能不嚷嚷,纸肯定包不住火,市场也绝对存在大面积传播的土壤,一点就着。

  所以说,无论是某行托管部还是基金公司人士,总有人就把这个意思反馈在了市场上,于是出现了之前的情况。

  要说明的是,目前为止,基金公司尚未收到来自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口头指导都没有。那个询问加回复,应该不算监管对机构业务行为,只能算个人从严把握一下,机构理解有误了。

  其实现在这种事非常多,应该很多人曾经问过监管,这个事能不能干,那个事能不能干,很多这种事,因为没说法所以才问,因为问上门了,监管有时就从严指导一下。

  这次一样的,只不过这个事太敏感,有人忍不住漏风了,一不小心踩到猫尾巴上了。猫猫就开始大叫,喵喵喵~

  对于行情,早盘市场略微稍稍有些异动,多支永续债高估值成交,但随后市场情绪立刻修复,需求上升交投热烈,这说明有很多人是知情的!

  有些人在等待监管辟谣,这个是等不到的。为啥呢,因为没有人可以说,能买;也没有人可以说,不能买。

  这个事情,只能淡化处理。

  从这个事来看,其实我们可以学习不少:

  1、很多人认为纯债基金买永续存在一定问题,认为不合理,这个事有很强的民意基础的;

  2、监管其实也知道永续债的这些事情,什么会计处理,产品错配,期限错配,都知道。但是在永续债投资者培育和从严理解管理的矛盾上,因为现实,监管可能还是更加偏向前者;

  3、这个事捅了一下,大家都知道了,跟白纸被揉皱了一样,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状态了,可以猛,再搞不要那么猛;

  4、市场贼心不死;

  5、债券市场环境很恶劣,但是因为有城投刚兑,永续债提供超额利差,债券市场戾气少了很多,不然内卷更加严重;

  6、总有一天,永续债纯债产品能不能买,会有定论,如果主要矛盾切换了。

  永续债,终究会有一个应有的名分!

  我觉得,监管可能不说话,但一定在背后默默加大永续债投资者统计力度,衡量市场风险:

  这个投资者,风格太野!

  这个投资者,监管套利!

  这个投资者,需要教育!

  这个投资者,怂包一个!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李田)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