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经过去差不多四分之一,全世界的经济仍然有点衰退,增长放缓,疫情还没彻底结束。尤其是各国不断印制钞票,通货膨胀阴影越来越浓重,普通家庭如何应对经济低谷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其实,回头看,经济低谷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产能过剩加失业,第二个特征是产业升级加淘汰,这两个特征的过程都很残酷。
如果我们把普通人定义为中产阶级家庭,大家就更加能够理解资产的价值了。资产的价值伴随经济周期和产业升级而分为三类:升值资产,保值资产和贬值资产。而穷人跟富人最大的差别就是有没有资产,有资产的人就是富人,没有资产的人恐怕就很难摆脱穷人命运,这是残酷的事实。
你的资产是随着你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的,这个积累过程中人和人之间不同的选择,又会带来很大的财富差距。比如,过去很多普通人结婚要先买一套房子,这套房子就成为他们的第一笔资产,可能对于有些人而言,一生有一套房子够住就行了。但有些人可能随着那套房子的升值,又供了另外几套房。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资产积累是有差距的。
还有些人可能只投资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更换同学圈、朋友圈。这时候他的人际圈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能就会因此给他带来不同的工作机会,从而人生发生改变。但有些人即使投资自己也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最后学了很多东西却也一事无成。所以,今时今日,个人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也是一笔很大的资产。
然而,还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投资股市会给自己带来资产上的累积,这其中,有的人可能成功了,有的人可能最后发现被割了韭菜,甚至还有的人赔得倾家荡产。因此,我们会发现在众多的资产选择里面,很多人可能都想找到一种包赚不赔的投资资产。但这个世界上几乎是没有这种包赚不赔的投入资产的。即使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亲情都需要对方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经济家也曾经说过:每个一生中至少有三次特别大的财富机会,要学会顺势而为。因此我们在面临经济衰退,股市大跌的时候,应该择机进入股市,尤其是在家族生意不赚钱的时候,更应该优化资产配置,其基本方向就是提高流动性金融资产的占比。
而每一次大萧条几乎都是从股市大跌开始的,而进入股市并不都是“抄底”,而是在波动性加剧的时候高抛低吸,波段操作。因为,价值投资不是“买了就不卖”,而是在波动中寻找趋势价值,在趋势中兑现波段价值。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财富都是要跟大时代的步骤相匹配才有价值。比如我们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座象征着财富自由的摩天大楼,有一批企业家幸运的坐上了电梯,在电梯里面有三个企业家,有一个人在蹲着,有一个人在不断地做俯卧撑,还有一个人在不断地跑。很快电梯把他们送到了楼顶,他们实现了财富自由。
当第二批人来到电梯门口,电梯门却迟迟未开,这批人便询问到达楼顶的人如何登上楼顶?于是三个企业家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靠蹲着!靠做俯卧撑!靠跑步!实则跟这些都没关系,他们其实是坐着时代趋势的电梯上来的。
然而,在第一批幸运坐上电梯的人当中,有的人可能会因为电梯一停电,瞬间回到底层。我们开玩笑说:靠运气赚来的钱全部凭实力又亏回去了。
因此,我们在把握时代趋势的过程中,每个人做合适的资产配置才是关键,而不是靠赌、靠运气。所以,作为中产阶级家庭,首先大家得有资产,然后分清自己的资产到底是升值资产、保值资产还是贬值资产!最后把这些资产做一个合理的家庭占比,这样才是应对经济低谷的最佳选择。
目前,我们觉得,展望未来三年,部分优秀的公司股票,特大与强一线中心城市的的良好地段的房产,可以说是升值资产。而大宗商品与某些数字货币,在这个周期之内算是保值资产。其他的,很不幸,估计都是在贬值之列。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陆新之)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