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要讲一个资本市场悲伤的故事,
即因为a公司上市之后,当天表现不佳,结果导致了b公司在接下来的交易日融资的时候融资金额大跌。
其实大家也能猜到,我们说的就是生鲜电商,每日优鲜,跟叮咚买菜的故事。
每日优鲜在上周五晚上上市,结果当天上市就破发,一度大跌超过30%,导致所有的新股认购者无一幸免,基本都损失惨重。
同时,跟每日优鲜先同一条跑道上,公司性质极为接近,都是做前置仓生意的叮咚买菜,在周二上市的时候,它的 IPO发行量就从1400万每股减到了370万每股,其融资金减少了74%。这回估计他们心里面有很多想骂人的话说,因为a公司的表现,导致b公司的融资减少而股价也不被看好。
事实上,在生鲜这个跑道上,这两家就算这次这个融资额还可以,但是这个游戏对它们来说已经很艰难了,或者我们可以觉得生鲜电商的第一阶段已经尘埃落定,也就是选择前置仓方式的这两个先驱,过去的一系列经营数据已经证明了他们很难有太好的表现。
首先,每日优鲜在这个行业可能已经有差不多7年的时间了,是这行业里面最早的公司,叮咚买菜则是后来居上,营业额一度超过每日优鲜,但是这两家的情况可谓难兄难弟,其实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这一行,引来了多多买菜,美团生鲜这样的强大的玩家,他们跟这样强大玩家比起来,可以说是要资金没有资金,要流量没有流量,玩补贴也玩不过,你搞菜的品质,也很难有比后来的这些巨头公司分出来买菜生意的业务更好的,所以这就决定了这一行未来的竞争将是一个不对称的竞争,这两者上市能拿到一笔钱,其实是他们最后的机会。就看看,他们依靠这笔钱能不能构筑一个相对安全的防护机制,让自己能活下去就已经不错了。
因为这一行其实在去年底,今年初,大家也知道买菜这个生意已经惊动了很高监管层,因为就这一群互联网公司用巨额补贴的办法直接把手伸到小区里面,打到各个小商店里面,跟夫妻店老婆店都去抢3块5块的这种小生意,它其实也是互联网内卷的一个特点。
从这个角度来讲,不管是每日生鲜还是叮咚买菜,这次上市已经几乎是它们最后的机会。
但对他们来讲,目前看上市不仅市场反应不乐观,拿到的钱也远远少于想象中的金额,比如其中有一家历年来的融资额已经超过20亿美元,但是它的市值现在还不到20亿美元。就等于前面的投资者还好,后面几轮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是亏损的,就这个生意可以说已经基本结束。
其实生鲜电商它关系到国计民生,老百姓千家万户的感受,不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是最后100米,最后200米的决战。对此,有关部门也不会放任互联网公司在里面独大垄断,或者说不会放任互联网公司不断的用补贴的方法去占领市场。但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管是对这个市场的调整,还是政策的出台,不仅对于这几家巨头的上线业务有影响,每日优鲜跟叮咚买菜也是都会受到牵连。很多这样的公司可能钱是没有赚到,很多坏事也没有干,但是挨板子的事谁都跑不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生鲜电商它确实已经不是一个很好的跑道,或者说这个游戏已经结束了。作为资本市场来讲,它已经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大家可以作为一个公司案例来研究,但是对于这个公司的股票可能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陆新之)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