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外资加仓中国债市热情回暖 4月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超648亿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1-05-11)

  中央结算公司10日发布的4月份债券托管量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境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面额为32219.45亿元,较3月份净增持648.69亿元。这一增幅较之3月明显回升,3月外资环比仅微增人民币债券46.17亿元。

  具体而言,根据中债登最新数据,境外机构投资者在4月份增持中国国债517.35亿元人民币,扭转上月减持态势,截至4月末,中债登国债托管余额为20,957.37亿元,占境外机构人民币债券托管额的65%。政策性银行债券方面,据中债登数据,4月境外机构增持政金债规模达62亿元,截至4月末,境外机构的政金债托管余额为10007.77亿元。

  种种迹象显示,4月境外机构托管中国债券重回升势主要受中美国债利差攀升影响,中美10年国债利差3月来一路走低并缩窄至140bp左右低位后,自4月开始持续攀升至逾150个基点附近。

  而在3月份,受美债收益率攀升影响,境外机构中债登托管人民币债券规模仅小幅增持46亿元,环比大降逾九成。综合中债登和上清所数据显示,3月境外机构合计减持中国债券90亿元,为2018年11月来首降。其中境外机构投资者在3月份减持了中国国债165亿元,为自2019年2月以来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国债规模首次减少。

  另据债券通公司最新发布的债券市场运行报告显示,4月,境外机构交易中国债券较为活跃,4月债券通成交共计5340笔,交易额达5192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247亿元人民币。其中4月21日单日交易量达496.1亿元人民币。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交易最为活跃,分别占月度交易量的51%和34%。

  与此同时,银行间债市对外开放再进一步,直接面向投资者发债破冰。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均在4月28日首次启动面向全球投资人直接招标发债模式,标志着一级市场招标发行模式改革取得重大创新。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