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医疗保健:创新驱动医药股大行情
(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7-12-11)

  投资策略:医药进入大时代,创新驱动医药股大行情2017年恒瑞医药领涨板块,在研产品线价值获得重估。2006-2010年恒瑞医药实现了第一个十倍涨幅。受制于此间研发战略调整,仿制药研发未获得足够重视,创新药研发周期较预期更长,2011-2014年公司陷入增长瓶颈,股价陷入停滞。2015年环磷酰胺美国获批上市,阿帕替尼上市后快速放量,公司创新药产品线逐步丰富,2015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过230%。在PD-1单抗、吡咯替尼等众多大产品上市预期推动下,2017年截至11月30日,恒瑞医药股价上涨超过70%,公司的在研产品价值获得体现,恒瑞医药股价上涨逻辑类似于欧美创新药企,股价上涨大幅领先于业绩体现。

  医药产业的游戏规则获得重构,创新是未来唯一出路。中国的医药产业大环境已经发生彻底变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底以来先后11次就医药相关议案行成决议,确定了未来行业的基本框架。中国医保稳中有增,存量改革正在进行中:辅助用药的市场空间将被压缩,高价原研药的空间将被压缩,压缩的空间将更多接纳创新型产品。中国公立医院盈利依赖药品和器械耗材,随着药品和耗材加成逐步取消,中国公立医院盈利空间被压缩,在紧绷的财务约束下,公立医院行为模式转变将成为牵动行业游戏规则变革的重要变量。

  药品审评制度对接国际标准,流通渠道规范化是大势所趋。2015年逐步启动的药品审评制度改革快速深化:未来将大大延长创新型产品的市场获益时间,提高这些产品的未来预期现金流,缩短创新型产品的研发上市周期,全面对接国际标准。2017年中国CFDA加入ICH对医药产业的影响将不亚于2000年初中国加入WTO,药品审评制度的国际化将为中国企业大量引进海外技术和产品奠定了基础,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流通渠道规范化:两票制2018年上半年将全面落定,营业税改增值税潜在影响仍在逐步兑现,愈演愈烈的医疗反腐。商业渠道寡头化趋势明显,未来将形成全国龙头和省级龙头分立的局面。

  企业转型在前,2018年产业进入研发的回报周期。2010年仅有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和中国生物制药等少数公司有规模化的研发投入,经过多年企业转型,2016年A股和H股挂牌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前40强门槛在1.5亿元,一大批的企业在过去几年快速加大研发投入。仿制药研发周期是3-5年,2015年临床数据核查将大部分产品上市延后了两年,创新药研发周期为8-10年,考虑中国研发逐步成为全球一部分,产品引进周期将缩短为5年左右。从企业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周期来看,2019年有一大批创新型产品和高价值仿制药上市动企推业盈利和估值上行。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