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资金保值增值需求增强 指数化投资掀热潮
(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6-09-22)

  从20日举行的第十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上获悉,经历去年股市异常波动之后,我国证券市场上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势头曾受到明显阻遏,指数型产品发行陷入低谷。但今年下半年以来,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势头重又恢复。特别是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在国内机构中掀起一股基金中的基金(FOF)热潮,而深港通的即将推出,也为指数化投资带来了新机会。

  来自监管部门和市场机构的代表普遍认为,指数化投资作为高效率的资产配置工具,对完善资本市场产品结构、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养老金市场化动作的逐步推进,以社保基金、养老金为代表的长线资金保值增值需求的不断增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指数化投资前景广阔。

  指数化投资热情升温

  据中证指数公司总经理马志刚介绍,去年下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异常波动后,指数型产品发展形势出现明显变化,发行数量大幅度减少。2016年上半年,指数型产品发行陷入低谷,仅11只产品,含两只QDII产品发行成立,募集金额57亿,这是自2009年以来发行数量、募集金额双双表现最差的半年度。截止到6月底,指数型产品的资产规模5082亿,较上年底减少8.3%,较上年同期降幅达到41.6%。

  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指数产品的发行形势有所回暖,7月份至今,发行成立的指数型产品已经达到10只,募集金额208亿元,为上半年的3.7倍。还有4只产品正在发行。同时,市场机构对新指数的需求也出现了明显回升。马志刚认为,指数化投资仍然受到市场机构的重视,指数型产品将逐步回归稳定发展的渠道,在资管领域继续占有重要地位。

  有机构人士认为,推升指数化投资热情的因素之一,是众多投资机构对FOF的期待。为稳妥推进产品创新,拓展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壮大投资者机构队伍,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FOF指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吴孝勇表示,FOF指引在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后,将于近期正式发布实施。发展基金中基金,有利于广大投资者借助基金公司的专业优势,拓展基金业发展空间,有利于满足投资者多样化资产投资的需求,降低多元化投资门槛,降低风险,进一步增强机构服务投资者的能力。从海外看,指数型基金等被动型工具产品,可能成为FOF的重要配置工具之一。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透露,目前各基金公司都在就FOF的推出做积极准备。专家认为,在目前公募基金产品存在同质化问题的背景下,FOF的推出有助于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评价和发现优秀的基金产品,并为养老金等长线资金的运作提供选择机制,相信FOF的推出将大大推动指数化产品的发展。

  此外,据中证指数公司了解,目前各类投资机构普遍对国企改革、绿色金融等主题高度关注,相应的指数型产品也在加紧开发。对深港通带来的机会也寄予了很高期望,正在着手进行规划和提前布局。所有这些因素,都对指数化投资提出了新要求。

  从全球的情况来看,指数化投资的表现也是方兴未艾。马志刚表示,在经济整体陷于疲态的情况下,全球ETF产品规模继续维持稳定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增长了约5%,ETF产品规模首次突破了3万亿美元,亚洲地区的ETF产品规模也创造历史新高,达到3010亿美元,增长超过20%,其中杠杆ETF、高股息ETF等产品表现尤为抢眼。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开放不断加快,全球投资人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市场,A股已经成为新兴市场资产配置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标的。A股关注度的提升,将催生更加广泛的指数型产品需求。

  (作者:周松林)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