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火锅乡愁

A+A-

2019-04-09 14:13

  放眼全中国,要说哪座城市最好吃,可能一千个吃货心里会有一千种答案;但我敢肯定,在这一千种的答案里,一定会有成都。

  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在我最好的年纪里,在成都生活过一些年份,这座城市的味道、节奏与气质,早已在我的心底生根发芽,心里也将它认定为自己的故乡了。

  成都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带着一股浓厚的市井味儿,是一种闲适、悠然生活的象征。

  而成都的这种市井味儿,表现在:它可以坐在小板凳上露天吃饭、往街边的小竹椅一坐便能喝茶、茶桌边有麻将声和摆龙门阵(聊天)的声音。以及,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巷子里、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空气里似乎永远飘着一阵火锅散发出来的麻香。

  外地人可能难以想象,在成都,火锅在线下社交中,占有着何等重要地位:

  要见老朋友,吃顿火锅叙叙旧;
  心情不太好,吃顿火锅调解下;
  今天太冷了,吃顿火锅驱驱寒;
  想答谢人家,请吃顿火锅;
  认识新朋友,约个火锅嘛……

  火锅店的桌子上,装着荤素食材、装着红油花椒,也装着成都这片土地上的人间烟火气。几年下来,成都当红的火锅店铺换了一批又一批,好在,世事万变、滋味不变,店名换了千百家,味道仍是是记忆中的样子。

  这些店里,有的装修精美,来客主要是吃个门头;有的简单破旧,仅低调地坐落于迷宫般的小巷子里;还有些店,甚至大夏天里连个空调都没有,食客们一边吃一边流着大汗,然而依旧天天爆满,要排队才能吃得上。

  但不管是怎样的店,味道都是没得说的,曾经听一位四川的阿姨说:平时最不喜欢外地人问她该去哪家吃火锅了,街头随便找一家吃不就行了么?她说这话也不是全无道理,毕竟,想要在美食如此众多的成都站稳脚跟,店里的味道没点实力,是开不下去的。以我自身的经验来看,也的确如此。

  在四川生活过的人,说起“火锅”,一定是特指那种锅底带有红油和花椒,或者是鸳鸯锅,然后一个个菜品自己烫进锅里吃的那种锅。并不是只要锅下烧着火的,就是火锅。像是那些以喝汤为主的汤锅、类似于潮汕火锅的清汤锅、菜煮好之后再端上来的干锅等,这些锅子,虽然锅下面都烧着火,却都不属于“火锅”的范畴。

  成都人吃火锅,调料碟也是有讲究的。北方人吃涮肉,可能喜欢蘸芝麻酱,慢慢地,他们吃火锅也吃芝麻酱了。在成都可不是这样,这里的调料碟,基础的几样东西是:蒜泥、香菜、蚝油、香油,顶多再放点香葱、花生碎和小米辣,其他都不要了。这种饮食习惯也慢慢融入到了我的生活里,无论走到哪,我吃火锅都是放这几样调料,对北方主打的芝麻酱比较无感,而那些新出的所谓“网红款”调料,更是看都懒得看了。

  至于饮料,除了啤酒外,一般都是豆奶,并且,一定要是“唯怡”这个牌子的豆奶,才算是真的成都味。其实平心而论,它的味道也没有好喝倒惊为天物,只是,“唯怡”是一种关于成都的符号,它代表的不是一种饮品,而是一去不复返的成都味道了。

  在成都吃火锅,是相当有气氛的。

  菜品摆在架子上,琳琅满目,不管是装修漂亮的新店,还是环境简陋的老店,它们的菜品都新鲜可人,肉类的色泽,是那种刚切下不久的血色;素菜都绿油油、脆生生的,光是看一眼这些食材,都让人觉得十分的满足。

  菜品种类的繁多,也是其他城市望尘莫及的。以前还感受不明显,直到离开成都之后才发现,原来很多我以为再平常不过的火锅菜品,竟然都是成都特有的,像是香豆腐、虾饺、耗儿鱼等,菜单上列得密密麻麻,不管你是何等挑剔的食客,都能找到那么些自己喜爱的来点着吃。因此,我也一直都觉得,四川的火锅,是一种包容度非常高的饮食,不管你好哪一口,它都能或多或少地满足你,这样的包容,也逐渐延伸到成都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里去了。

  最近一次回成都,与三个老朋友一起去玉林西路吃了一顿火锅,店面位于玉林西路的一排老房子里,门头装潢都非常低调,从外面看起来破破烂烂的;桌子不大,菜品一次性放不完,凳子没有靠背,还摇摇晃晃的。

  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店,工作日都还必须要早早去占座,才能免受排队之苦。我们到得早,店里人还不多,但不知不觉中,就觉得四周的声音越来越大,吃到高峰的时候,在宽度不到一米的桌子两边,同桌的人说话都只能靠吼,才听得见了。

  在成都,火锅店似乎都不爱放音乐,因为没必要,放了也听不见,整个屋里都洋溢着热闹的气息,人们既开心又兴奋,一边烫菜吃火锅,一边摆龙门阵,耳边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似乎很嘈杂,却又好像什么也听不见,只听见火锅烧开的咕噜声,以及努力摒除一切杂音去辨认的、同桌友人的说话声。

  两三小时后,火锅聚会已接近尾声,朋友几个酒足饭饱后,再去水吧买杯水、在街头散散步,然后各自告别,相约着下一次的火锅。

  在成都生活的几年里,有些朋友,是吃火锅认识的;有些朋友,觉得比较投缘,也总想着约去吃一顿火锅。

  有句话说得好:家,是我们一辈子的馋。在离开成都的日子里,常常想念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但最想念的,还是成都那悠然美味火锅文化。

  在这里,火锅不仅是一道美味、一种生活,更是一簇烟火、一抹乡愁。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蒋骄)

  注:本信息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