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很多人对储蓄存款产生了疑惑,居民还要不要储蓄存款,怎么进行储蓄存款等等之类的问题接踵而来。作为一名理财师,我想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和大家来探讨一下有关储蓄存款的话题。
在这里先和大家重新认识一下储蓄的概念内涵及作用。在我国1993年3月1日起施行的《储蓄管理条例》中第三条明确阐述了“储蓄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其内涵就是指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储蓄机构办理储蓄业务,必须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储蓄存款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或者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公布,储蓄机构必须挂牌公告储蓄存款利率,不得擅自变动。虽然目前储蓄存款利息没有以前高,但是我们更要重视储蓄存款这个理财工具,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和大家谈一下储蓄。
从国家经济大的方面讲,是有利于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目前,降息正是我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动荡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影响的货币政策之一。也是为贯彻落实中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更是体现当前在金融风暴下,我国实施灵活、谨慎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通过下调利率,一方面可有效降低企业用资成本,另一方面保证银行体系有充分的流动性,能够给全社会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鼓励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
从投资个人小的方面讲,虽然存款利率的下调给居民存款的利息收入带来了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一种局部的影响,至少对于您的本金没有任何影响的。笔者认为无论利率如何,无论降息多少,储蓄存款至少不会损失您的本金,正也就是所谓的“保本”,这是投资理财的要素之一,所以居民还是要有一部分储蓄存款的。储蓄存款的配置永远是您必须的资产配置,也是您最为基础的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毕竟我们不能把闲散的资金全部放置在有风险的投资上,储蓄还将是我们最基本的理财工具,离开了储蓄,您的风险投资就会失去一面“防火墙”,当风险来临以及恶化时,您将无法从容应对。用一位来银行办理定期存款客户的话来说“我虽然一来你们这办理定期转存,就赶上降息第一天,但是存银行我的本金不会损失,利息多少无所谓,我还是要首先选择储蓄存款的”。
从储蓄存款的存期选择上讲,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部分可以存入活期存款,对于较长时间不用的资金可以存入定期存款。为了避免您在降息前没有及时把到期的存款转存的情况发生,建议您在开立定期存款时,选择约转存期。例如,某银行对这个约转次数是不受限制的,只要到对应的到期日,您如果没有来支取,系统就自动把到期的本金及利息之和一起默认继续转存您开户时约定的约转存期,如此的继续下去,免去了您因故不能按时办理转存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建议您做好规划,把可以长期不用的资金,选择长期的定期存款,以避免存款到期转存时利率再次下调,而且当急用钱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质押贷款进行短期融资,满足需求。还有,在当今免收利息所得税的情况下,国债的收益率虽然比存款要高,非常适合保守型投资者,但要国债提前支取不是很灵活的,提前支取必须全部支出,会损失一定得收益。您可以选择开立多张的国债缴款凭证,更为灵活些,提前支取就不必全部提支了,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配置。
从关注投资风险上来讲一下,在降息周期,对于您购买的各类理财产品,您一定要关注连续降息对其收益与风险的影响,一定要谨慎看待预期收益。降息可能要使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风险增加。由于在全球金融动荡大背景之下,很多企业面临融资和经营的困难。而以信贷资产为基础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对于债券基金来说,会受益于债券市场的,债券市场虽然会受降息影响而上涨没但也不要忽略其自身内在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一般说来,当利率上升的时候,债券的价格会下跌;当利率下降的时候,债券的价格会上涨。但也不会无止境的,与此同时,信用风险也在制约着其收益率,债券信用水平的高低,极大决定了债券的风险和收益水平。所以在收益面前更要认清风险的特征以及影响其收益的因素极为重要。
总之,尽管在金融动荡大背景下,我国降息的货币政策可能还将延续,但是将一部分资金到银行进行储蓄存款,还是大多数老百姓选择的“保险锁”,储蓄永远是投资者所必须配置的理财工具。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刘晖)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