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十年A股,上证综指为何原地踏步

A+A-

2018-09-29 17:05

  时光荏苒,2008年8月1日上证综合指数2801点,而2018年8月1日2824点,十年间A股指数几乎在原地踏步。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08年中国GDP30万亿元,而2017年已经达到82.7万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约88万亿元,经济体量相较10年前增长接近200%。

  投资者所感知的经济晴雨表难道失灵了吗?

  为此,本文将简要梳理一下上证指数十年表现平平的根本原因以及值得总结的经验。

  十年指数两茫茫,上证综指代表着什么?

  庖丁解牛,抓住主要矛盾。

  十年前,上证综指成份股有903只,前30大权重股占据总权重高达65%。

  目前上证综指成份股虽扩容至1475只,前30大权重股依然占权重43%,其中仅有10个股票发生调整,且当初那20个“大家伙”依然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不考虑成份股的定期扩容和调整,回溯一下十年前上证指数的前30大权重标的,我们看看这30个标的10年间有什么变化?(具体数据请参阅文末表格。)

  归纳四个主要结论:

  1、上证综指30个核心权重股绝大部分属于金融、采掘、交运、公用事业等传统产业,而且几乎清一色是国企

  2、从涨跌幅看,十年间有21个上涨,7个下跌

  涨幅在一倍以上的公司,包括贵州茅台+606%、中国平安+219%、长江电力+149%、兴业银行+136%、招商银行+130%、民生银行125%、中国太保+110%。

  下跌超过30%的公司包括中远海控-76%、中国铝业-72%、中煤能源-59%、海通证券-53%、中国石油-36%。

  3、从利润指标看,股价和利润增长趋于一致

  30家权重公司九年利润平均增长了1165%,年均复合增长CAGR7%。

  长期看股价和利润增长趋于一致,利润大幅增长的公司股价涨幅靠前,股价大幅下跌的公司盈利情况较十年前显著恶化。

  4、从估值水平比较,我们更倾向稳定性更优的市净率指标

  30家权重公司十年间平均PB估值水平下降61%!

  尤其是30家权重公司中有15家是17年大牛市后半场上市的,超大市值及极高的估值纳入指数使得指数发展空间被严重透支。

  可见,上证指数核心权重股估值下移抹杀了十年的业绩增长!

  在中国经济亟需转型的十年内,“装甲车开出法拉利速度”逐渐回归常态,代表着传统经济的上证综指也步入了类似于成长股估值体系向价值股估值体系的漫长回归过程,这才是过去十年影响上证指数涨跌的核心因素。

  最后总结一条经验:证券市场总是教会人们新的投资思维,但当你总结经验并信奉为真理的时候,市场总在不经意之间将这种思维彻底否定和抛弃,过去如此未来也可能延续。

  每一轮行情总伴随催生“五朵金花”,“漂亮50”,“核心资产”,“创蓝筹”等令人无法抗拒的逻辑和主题,但从证券市场历史经验看,无论前景如何光明,竞争优势如何突出,业绩如何优秀,都不值得不计成本买入,高估值往往会透支未来的成长空间。

  坚持合理的价格买入好东西才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广发证券 陈达)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