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专访星展中国曾炜炜:RCEP全面实施为人民币国际化再添新动能 更多境外银行接入CIPS

A+A-

2023-07-14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全面实施,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往来日益紧密,正催生人民币在东盟地区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我们观察到,近期东盟国家很多客户开始对人民币清算产生需求,纷纷询问可不可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星展中国环球交易服务部主管兼董事总经理曾炜炜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这种状况亦同时发生在越来越多拉美国家、金砖国家企业身上。

  在他看来,对众多与中国有贸易来往的国家而言,中国是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以人民币进行贸易投资结算与清算,将变得“势在必行”。因此星展中国将致力于为更多海外地区银行开立人民币清算账户,并为这些银行提供人民币清算服务,扩大CIPS全球参与行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同时,越来越多海外机构企业对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持续升温。

  “今年以来,我们的境内托管业务也获得较大的增长。”他告诉记者,当前星展中国是目前为数不多提供QFI/CIBM托管服务的外资行之一,得益于中国经济稳健复苏吸引众多全球资本加仓人民币资产,今年前4个月选择星展中国进行资产托管的QFI客户占获批QFI资格客户总数的约15%。

  “通过与众多境外投资者沟通发现,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中长期愿景都相当乐观。众多境外投资者觉得中国市场必须要投,且对此保持较强的信心。”曾炜炜向记者直言。这背后,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水平与制度完善不断提升,将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投资,尤其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复苏依然稳健,预计将会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入场”增持人民币资产。

  《21世纪》:随着RCEP全面实施,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使用范畴日益扩大,能否介绍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使用状况?

  曾炜炜:目前,使用离岸人民币的场景大多发生在与中国存在贸易往来的国家地区,且贸易依存度很大程度影响着人民币结算的占比。

  如今,随着RCEP全面实施,东盟已成为中国“双循环”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支点。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客户开始问询是不是可以用人民币做结算,这意味着人民币作为贸易投资结算清算货币,将变得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对企业而言,与交易对手方的谈判和议价能力同样会对结算货币选择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与中国企业议价能力较强的大宗商品贸易里,包括与东盟的天然橡胶贸易、或与印尼的矿产贸易,都有人民币结算的较大发展前景。星展银行在东盟地区拥有天然的网络优势、以及垂直细分行业的专家团队(能源、大宗商品与矿业、食品与农业等等),在新加坡组建了服务外商投资的服务平台,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更好地拓展人民币结算。

  事实上,星展中国是首批获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接参与资格的外资银行之一,近年来多次联动母行及其分支网点,将通过CIPS进行清算的业务覆盖全球各大洲重点国家。去年星展中国的CIPS业务量同比增长33%,在外资行名列前茅。近期我们还协助一家中东地区银行完成账户开立,并获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批准,令前者成为通过星展中国新加入CIPS的一家间接参与行,开启跨境人民币业务。

  此外,星展银行正依托跨地域跨部门紧密合作,推动人民币跨境清算业务覆盖了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重点国家。 

  《21世纪》:在RCEP全面实施后,中国企业与东盟企业的经贸往来将变得更加紧密,对资金跨境流动、兑换、收支结算便利化的诉求也相应多元化,星展银行将如何借助自贸区金融创新试点,助力中国企业与东盟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效率进一步提升?

  曾炜炜:今年,星展银行上海分行获批成为临港新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经常项目业务试点的银行,并在4月为摩科瑞(中国)金属资源有限公司成功办理首笔结算试点业务。这是我行积极响应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临港新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经常项目试点,成功落地的首笔业务,有助于提升试点企业的经常项目汇兑及收支结算便利化。

  事实上,企业的资金跨境流动与收支兑换结算是否高效便捷,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支付与结算环节链路、二是成本费用。以往跨境支付结算往往链路比较长,中间需要通过多家本地清算行,未必能适应外贸新业态的小额、高频和数据电子化的特点,对此星展银行与SWIFT组织加强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发更为高效、便捷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产品。

  为了推动自由贸易账户结算便利化以提升自贸区企业资金跨境收支结算效率,我们还建立了自由贸易账户优质企业跨二线结算便利化流程,即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凭带申报信息的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跨二线的人民币资金划转,此举有助于加快自贸区企业客户的境内收付款效率并加快资金流转。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成功办理了跨二线的资金划转。

  目前我们正在升级系统,向自贸区企业客户推出新的多币种自由贸易账户类型,推进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支付结算全流程线上办理步伐。

  《21世纪》:尽管RCEP全面实施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当前俄乌冲突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仍给企业供应链构成较大冲击,星展银行将如何帮助企业解决这项挑战?

  曾炜炜:随着全球贸易受到多重挑战,企业强化供应链数字服务的需求激增。星展银行对此正通过加速贸易平台的数字化融资能力,以满足亚洲迅速增长的供应链融资需求并增强企业的供应链韧性。

  围绕企业供应链融资需求,我们推出多项解决方案:

  一是最先推出的供应商付款服务方案,通过帮核心企业提早付款,实质上向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

  二是供应商融资方案,基于供应商本身财务报表,在付款服务基础上进一步覆盖全业务周期的融资服务。

  三是买方融资方案,又叫分销商融资方案,我们不仅仅看分销商财务数据,还关注供应链中核心卖方与下游经销商贸易关系是否稳定,向下游优质经销商提供应付账款融资,帮助后者销售增长,提高经销商渠道的忠诚度。

  四是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帮助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的商户进行融资,并在交易层面根据上下游企业的商流、物流、库存等信息流(包括借款人授权平台提交的数据),核定交易层面有效资产价值。

  截至去年底,星展集团在全球共有逾120个数字供应链项目落地,现有供应链融资资产规模约人民币282亿元。其中,星展集团在中国落地的数字供应链项目超过30个项目,覆盖多行业。整个2022年,星展中国全年共完成3.3万笔供应链融资。

  《21世纪》:在RCEP全面实施后,中国企业在积极“走出去”同时,对跨境贸易投资的金融服务需求相应增加,星展银行将如何把握这个新机遇?

  曾炜炜:东盟已连续3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即便去年受到疫情影响,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总额仍达到6.52万亿,同比增速为15%,远超中国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增速(欧盟5.6%,美国3.7%),这充分显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经贸往来更加密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夯实。

  RCEP协定全面实施,将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增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多国的进出口额增速均超过20%。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好转,国内消费反弹,供应链和物流恢复通畅,商务人员往来增多,星展银行相信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将持续高增长势头,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带来的各类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星展银行也采取多项措施助力中国企业在东盟地区更好地扎根发展。比如秦淮数据集团已在马来西亚、印度、泰国等东盟国家建设与运营7座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针对其资金管理需求,星展银行提供集中式的区域现金管理平台,加速秦淮数据集团在东盟区域内的资金周转,降低财务成本。

  此前,中国化工品物流服务商密尔克卫全资子公司MW-SG以要约方式收购新加坡物流公司LHNLOG100%股权,进一步加强其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星展银行正依托数字化能力与跨境联动优势,为密尔克卫的结算、外汇、融资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一揽子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推动其国际贸易和产业链整合稳步发展。

  《21世纪》:随着中国企业纷纷前往东南亚投资建厂,他们遇到哪些挑战与困难,星展银行如何帮企业解决这些挑战?

  曾炜炜:当前中国企业出海,主要是遇到四个难题,分别是人才派遣、本地化经营、业务发展规划与金融问题。其中,人才派遣是最大的挑战,因为在海外的本地人才可能无法满足中国企业出海布局的需求,且不同地域的文化隔阂也会影响到中国企业出海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要解决这些难题,中国企业一方面需建立生态圈,整合内外部资源,包括投资人、商业伙伴、基金、以及覆盖完整区域的跨国银行等,另一方面其海外业务发展规划需充分结合当地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与此同时,金融问题也需要及时解决。

  目前,星展银行借助自身数字化能力和跨境联动优势,一面为中国企业与东盟贸易对手间的结算、外汇、融资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一揽子跨境金融解决方案;一面针对中国企业出海所衍生的跨境投资、资本市场、项目融资等需求,也在每个东盟市场组建成熟的团队提供专业建议与配套服务,力争让中国企业“走出去”变得更便捷、跨境业务拓展更加高效。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陈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继续阅读